平舆县城内槐树街中段的十字路口东北角上,有一棵槐树,树大叶茂,高有数丈,粗有数围,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历史悠久而得名“古槐”。听老辈人说,当年张飞勒马望古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雕塑作品《张飞勒马》
平舆古槐树
相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情同手足,时不分离。不料曹操攻打徐州,刘备战败,桃园弟兄失散。刘备在河北找袁绍。关公到许昌投奔曹孟德。老三张飞没处投靠,一路打探向南寻找:听说大哥在汝南,日夜兼程赶路前来。谁知到此一打听,大哥仍在千里以外。事已至此也别无他法,只好在汝南城暂住,他赶走贪官,自己作了县令。那一日闲暇无事,听说平舆有棵大槐树,很是有名,就带了几个随从,骑着高头大马,信马由缰,直奔平舆而来。
马蹄得得,很快带他来到北门外,猛抬头,看见一棵大古槐:远观树高二十丈,躯干斑剥风月老,枝桠龙钟有神态。张飞凝神看一阵,心中油然生出向往和崇拜之意。见古槐树下有一老人,颇有仙风道骨,他立即翻身下马,叩问老者:“老人家,你知道这棵树的来历吗?”
老人抚须而言道:“此树人曰汉初栽,三四百年长成材。树体之上附神灵,世代香火永不衰。”
张飞听了,忍不住一再打量:“三四百年能长这样大吗?”
老人说:“还有一说,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大圣人叫墨子,那一年春天,他去劝说楚王,不要进攻宋国。一路走得又热又渴,行至平舆十字街头,碰上一位年近百岁的老翁在井边打水栽树。他走上前去,深施一礼,请求老翁借口水喝。喝罢水,他问老翁:“你老人家年龄如此高迈,为何还要栽树?”老翁笑了笑说:“百岁栽树,造福后人嘛!”墨子听了,深受感动,便动手帮助老翁挖坑、浇水,栽了一棵槐树。然后,才谢别老翁,上了路。”
张飞听了不禁感叹道:“真乃神奇古槐,堪称稀世珍宝,愿它与天地同寿!”然后令手下士卒借来香案摆上,作揖叩头暗暗祷告,保佑他大哥二哥平安无事、事业成功。乘马离开此地时,还留恋不舍,不时勒马回首,一望再望。
世间之事,说也奇怪,张飞这边祭拜古槐树,那俩哥在外心生感怀:刘备河北梦三弟,关公在许昌,夜梦翼德来。不久三人就在汝南聚会,另谋发展,很快事业有成。这正是:古槐有灵越千载,有缘千里聚合来。情同手足风云会,天地不老慰古槐。明代诗人李尚苑听说此事后,也题诗于槐下:“闻道平舆有古槐,世人传说汉时载。千年神物独存种,百代灵根自葆胎。榻下陈蕃秋月冷,题诗岳庙西风催,故城废址规模在,四季茫茫半草来。”
从此,张飞勒马望古槐的故事就传开了,一直流传到现在。
(选自张贤锋《平舆山海经》)
本文来源:平舆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