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期
冰雪融化,草木萌芽。“忽见土牛惊换岁,始知春色到天涯”。立春时节,中华民族有一种习俗叫“咬春”。因这“咬春”与吃有关,也就跟着春天的脚步,推介一下烙春饼、炸春卷和炒合菜的中原美食文化。
春饼的做法,自唐代传承至今。就是把小麦面粉烙成薄饼,有的地方叫单馍,卷了菜吃,故而得名“春饼”。眼下饭店里改良为机制的笼蒸饼。菜的食材,旧时代多以韭菜、豆芽、肉和豆腐为主打,现如今可添加大棚里的青椒、番茄等时蔬,还有专门肉养的鸡鸭鹅。但有几点需注意:那韭菜须是春天的第一茬新叶,那豆芽须是新发的蝌蚪嫩黄,那豆腐须是热气氤氲、香味扑鼻的鲜活。这样的“三鲜”加上新割的猪肉,才配得上美其名曰的“春盘”哟。
你想啊,厚厚一摞雪白、绵软、筋道的春饼端上桌。甭说随意配几道鸡鸭鱼肉的硬菜,即使两盘“绿肥红瘦”的素搭,或者一盆“鸟语花香”的乱炖,一方庭院,还不盛满人间清欢?有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意境。那视角、那听觉、那味觉的冲击,插上诗与远方的翅膀,还不让人馋涎欲滴,从头吃到尾,寓意着“有头有尾”的飞翔,以及好运吉利的开始?
吃春饼,是人们对“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祝福。在中华礼仪之邦的讲究里,立春时的食品为春饼、萝卜、“五辛盘”。其中的萝卜,与“咬春”相关。这个说法,各地不一。
笔者以为,这是我国立春的特有风俗,吃春饼、春卷、春菜和春盘,都可称之为“咬春”。但在中原民间,除了吃春饼,很多人认为是“啃萝卜”。因为萝卜的辛辣,就好比艰辛劳苦的味道。
古代有“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的说法,那么“啃萝卜”的内涵,就含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意蕴。清代的满族诗人富察敦崇,曾在《燕京岁时记·打春》一文中写道:“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闹也。”
春卷由春饼演化而来,也是中国民间节日的一种传统食品。古时南方人春节不吃饺子,吃春卷和芝麻汤圆。春卷和春饼虽一字之差,做法与口感却大相径庭。春饼是用铁鏊子烙熟,卷了炒菜吃;春卷则是擀出面皮儿,把肉丝用水淀粉浆好,温油滑散,捞出控油后再放入锅内,加酱油、精盐、韭菜成馅,面皮裹紧,放油锅里炸至焦黄酥脆才吃。春卷的食材,以肉丝、鸡蛋、蔬菜为主,与北方春饼配菜的共同点,是韭菜和豆芽必不可少。
随着时代和烹调技术的发展,春饼几经演变,现已化作小巧玲珑的油炸制品。这时的它,已不仅仅是风味独特的民间小吃,而且登上大雅之堂,华丽转身为宫廷糕点。在清朝“满汉全席”的种菜点中,成为9道主要的点心之一。
最后说说“五辛盘”,它在唐代也叫“春盘”。明人李时珍解释:“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谓之五辛盘。”实际上,就是用葱、蒜、椒、姜、芥五种辛辣食物调和而成,隐喻着先贤“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的教诲,以及“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然而这“五辛”食品,只可调味、入药或象征性地品尝一下,当饭吃肯定不行。这就有了演变,化作时令性生鲜的炒合菜。依据北方人传统,立春那天,必吃一道五六种纯素食材的炒合菜,如韭菜、豆芽、粉丝、鸡蛋、胡萝卜、木耳等。
春日的田野,有一种野菜特别受人青睐,那就是荠荠菜。立春之后要多吃新鲜时蔬,而荠菜馅的饺子,则享有众口一词的赞誉。“宁吃荠菜鲜,不吃白菜馅。”除了荠菜饺子,很多人也会把它做成春卷,或卷入春饼来吃。但不管怎样的吃法,都有着迎春纳福的美好寓意和憧憬,不是吗?
本篇审稿廉璟霞组版易涛
实习生赵梦琦耿彤彤
作者简介
宋宏建,男,孟津人,河南省地矿局退休干部。
《河南思客》签约作家。
本文作者宋宏建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杨海燕吕佩义胡建武
庄凤娟李智信张红阳
张广杰杨政民
初心
思想,影响人生
文字,抚摸心灵
战略合作
河南爱好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兰考县裕桐中学
河南省鸡冠洞风景名胜区
友情支持
新华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声明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