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更被平舆人奉为做人之本。在平舆的历史上,诚信仁义之人事更是屡见不鲜。
先说一个诚信之人。据《汝南先贤传》记载,东汉时,平舆有个叫阚敞字子张的人,在汝南郡府里担任五官掾(太守的助手,类似于功曹)时,太守第五常被征召进京,临行前把自己积蓄的一百三十万钱寄存在了阚敞这里。阚敞把这些钱埋藏到自家厅堂地下。无论日子如何困苦,他分文也不动用。
到了后来,已经做了宰相的第五常和他的家人都在京城得病去世了,只留下了一个年仅九岁的孙子。第五常在临终前曾告诉孙子说:“我有三十万钱寄存在阚敞家,你若日后需要,可以去找他。”
多年过去了,第五常的孙子已经长大成人,就到阚敞家去拜访。阚敞闻听第五常早已过世,他的孙子现已长大成人后,真是悲喜交加,随即取出第五常以前寄存在这里的钱还给他。
第五常的孙子一看,共有一百三十万之多,便对阚敞说:“祖父只说有三十万,而现在竟是一百三十万,我实在不敢领受啊。”阚敞说:“这可能是太守病重时,言语不清,你听错了,你就不要再怀疑什么了!”就这样,阚敞把一百三十万钱全部归还给了第五常的孙子。
信守诺言,真诚待人,面对巨额钱财毫无私心,阚敞真是一个品德端正、诚信无私的君子。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事迹才得以千年流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