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起于战国,兴于汉代。“重阳”原意源于《易经》,九为阳数,九月九日即阳月阳日,是为大吉之日,九九又有“久久”之音,蕴含长寿之意,因此“重阳”之日便为“喜大普奔”之节,用以庆贺和纪念,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有纪念时节,有纪念意义,有纪念内容,有纪念愿景,九九重阳也就随之兴盛。
年,国务院将重阳定为敬老节和老人节,二节合一,倡导全社会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风气。节日法定之后,重阳佳节组织老人或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等活动,使其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简言之,过节只是一种形式,让人们真正从心底敬老、爱老才是最终目的。
年10月27日上午,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平舆县义工协会和星火志愿团的志愿者到阳城镇敬老院开展了《情满九月九,爱在夕阳红》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为老人细心洗头,理发,修脚,护耳,义诊,同时为老人带去了棉被,小礼物。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平舆青年志愿者用自己的言行不断充实,丰富着敬老的思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者精神!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民族素来有尊老敬老的美德传统。孔子的大同之世是为“人不独亲其亲”,把“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当作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目标。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精粹、 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孝道是点点滴滴的汇集,是春风化雨的滋润,是丝丝缕缕的关怀,是冬日阳光的照耀,是岁月留痕的践行,是心灵深处的呼唤,而父母在,尚远游,难尽孝的年轻人,从关爱身边的老人开始,亦是对自己父母的关爱,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做负责任的公民,关心和帮助他人,才有“我敬他人父母,他人爱我父母”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这是对民族家风的延续,也是对社会传统的传承。
大家都在看
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在第67个
你好,新常委!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诞生
新时代,再出发!
一起加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