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山海经八乡镇地名由来双庙

平舆县双庙乡双庙村,村头曾有古祠一座,原名称“双忠公家庙”,始建于唐代,是祭祀唐代名将张巡、许远二位将军的。其后人以庙名为村名,始称“双忠公庙”,亦称双庙。

张巡是开元时进士,曾任清河、真源二县县令。安禄山造反的时候,张巡率领部下及百姓数千人征讨叛贼,在雍丘打败了降敌的雍丘令令狐潮。后来令狐潮反攻雍丘,在阵上劝张巡投降说:“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张巡听了,反斥他说:“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诩,今日之举,忠义何在?”把令狐潮说得无地自容,答不出话来。雍丘被困40余天,当时唐皇已逃入巴蜀,令狐潮又写信招降。张巡手下的6名大将见大势已去,也劝张巡投降。张巡大怒,将他们斩首示众,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一场大战之后,擒敌将14人,杀敌多人,并解了雍丘之围。

后来,安禄山被安庆绪杀死,叛将尹子奇率部13万大军进攻睢阳。睢阳太守许远闻讯,急忙向张巡告急。张巡率军余人自宁陵入睢阳,与许远合兵共人,在全城人民的支持下,与叛军展开激战。并从此和许远一起死守睢阳大半年,与占绝对优势的叛军前后进行了大小余战,杀死敌将余人,敌兵12万之众,保住了江淮一带不受敌犯。张巡曾作《守睢阳作》诗,记载当时战况和心境:“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但是,张巡、许远处在身处危急之际,向其他节度使求救时,其他节度使却妒忌张巡的威望,不予支援,坐视其败。睢阳城终于被叛军攻破,张巡、许远被俘,毫无惧色,宁死不降。张巡斥敌,“嚼齿皆碎”,敌将尹子奇大怒,用刀子划开张巡的嘴,只见里面的牙齿只剩下三、四颗,直至壮烈牺牲,以身殉国。二人死后,皇帝下诏,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追赠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唐肃宗还诏封张巡为邓国公,史称张中丞,绘图像于凌烟阁,并救建双忠庙于睢阳,岁时致祭。南宋陆游在《书愤》一诗中有“忧愤张巡嚼齿空”、“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等句。南宋文天祥在《正气歌》中也有“为张睢阳齿”之句。张巡、许远的忠烈,受到万民景仰。老百姓在各地都自发建庙祭祀。两人在民间的影响更大,有人称张巡、许远两人为“文安尊王”和“武安尊王”,两人被合称“文武尊王”。

平舆的双忠公庙,原本是张巡、许远两家的后人为了纪念先祖所建的家庙,庙中刻有“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的名联传诵于世。庙后还修有张许二人的衣冠冢。双忠公庙历经战乱,后来毁于兵火,衣冠冢也在文革破四旧的平坟运动中被挖平,但地名却一直流传下来。南宋诗人范成大曾有《双庙》诗赞之曰:平地孤城寇若林,两公犹解障妖祲。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家父亦张姓,去双庙采风时想起这段史实,觉得有先人如此,后裔倍感荣光,因作《双庙怀古》诗以记之:

郭外东南入野村,小楼绿树惹车尘。

人来双庙采乡风,我寻遗址拜先坟。

庙前若有残碑迹,应书名讳为张巡。

风雅儒生作县令,千年以远一家亲。

安史之乱起狼烟,大唐盛世飘战云。

忠君爱民讨叛逆,聚众挥帜踏征尘。

会同许远守雎阳,舍生忘死不惜身。

身经大小四百战,智勇搏杀十万军。

大梁襟带洪河险,阻敌不敢江淮侵。

追封扬州大都督,凌烟阁中画像真。

民间自发修庙宇,文武圣君传至今。

自古得失随天意,从来成败不由人。

莫叹英雄归尘土,口碑相传见民心。

一群文苑风流客,把酒桑麻话古今。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治疗好的吗
北京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yuxianzx.com/pyxjs/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