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一座“古”城。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西周时期,信阳是申伯的封邑地,秦时设义阳乡,北宋改称信阳。信阳有豫楚交融的地域文化,商周、春秋、战国以后,细腻浪漫的楚文化与绵密柔美的中原文化在此交融、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河文化。信阳是姓氏之根,当今汉姓个大姓中,有黄、赖、罗、蒋等13个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子路问津处都在信阳,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也发生在信阳。从这里出土的战国编钟极负盛名。
信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区,季节气候明显,又兼有山地气候特点。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暖湿润,能满足多种植物培育和生长的需要,因而农副产品丰富。在地貌上,信阳既有绵延重迭的崇山峻岭,也有冈峦起伏的低山丘陵,既有坦荡无垠的平原,也有群山环绕的盆地,旅游和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
1.地形地貌
信阳地势南高北低,是岗川相间、形态多样的阶梯地貌。西部和南部是由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面积近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9%。两山首尾相接,连成一体,蜿蜒于豫鄂边界,是江淮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大别山在信阳境内长约公里,占豫南山地的80%;东段山脊高峻雄伟,海拔在千米以上,西段宽阔低缓,以千米以下低山为主,间有丘陵分布。桐柏山在信阳境内69公里,占豫南山地的20%,山势高峻陡峭。
中部是丘陵岗地,位于豫南山地以北,明港、寨河、固始连线以南,海拔50-米,面积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8.5%。由于受淮南水系的强烈切割和冲淀,形成高差20-40米的丘陵起伏,岗谷相间的形态组合特征。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酷似江南风光,是信阳的粮食生产基地。
北部是平原和洼地,面积多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6%。其中平原海拔30-59米,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7%;洼地海拔22-35米,主要分布在淮河两岸,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6%。
2.矿产资源
信阳已探明各类矿产49种,矿产地多处,其中金属矿17种,非金属矿24种;有大型矿11处,中型矿31处。特别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上天梯非金属矿为亚洲第一大非金属矿,总储量7.3亿吨,其中珍珠岩储量1.2亿吨,占全国50%以上,膨润土5亿吨,河南省第一,沸石万吨。此外,还有二氧化硅矿万吨,金红石矿万吨,锌矿万吨,钼矿6.5万吨等。
3.水资源
水资源成为城市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全国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缺水。信阳年降雨量毫米左右,年均水资源总量9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立方米,是河南省人均的3.2倍。全市有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座,总库容40.52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河南省总量的22%。另外,信阳还有温泉水、矿泉水等特殊水资源。
信阳市:面积平方千米,人口.96万(此数据为截止年最新数据)邮政编码46 行政区划代码: 区号:
浉河区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59.48万人。邮政编码46。
平桥区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83.52万人。邮政编码464。
息 县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74万人。邮政编码。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淮滨县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74.71万人。邮政编码。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潢川县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86.75万人。邮政编码。
光山县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83.11万人。邮政编码。
固始县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6万人。邮政编码。
商城县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76.73万人。邮政编码。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罗山县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74.61万人。邮政编码464。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新 县 面积平方千米,人口37.71万人。邮政编码。县人民政府驻新集镇。
注:以上数据经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与市统计局联系,由市统计局提供,数据截止时间为年。
西周至春秋时期,信阳境内分封有申、息、弦、黄、江、蒋、蓼等侯国。申国(姜姓),都城在今南阳市北,其疆域后来扩展至今平桥区、浉河区一带,另筑谢城(遗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镇)。息国(姬姓),为周文王之子羽达的封地,国都在今息县城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弦国(隗姓),国都在今光山县城西5公里处。黄国(嬴姓),国都遗址在今潢川县隆古乡。江国,国都在今正阳县,辖地包括本市罗山县北部。蒋国,为周公旦之子伯龄封地,国都曾设在今淮滨县期思镇。蓼国,相传为夏代皋陶裔孙封地,春秋时国都建于今固始县城东北6公里的蓼城岗。从公元前年开始,楚国相继吞灭上述各国,委派县尹(尊称为县公)进行管理,设置了直属于楚国中央管辖的地方政权——申县、息县、期思县,是为本市设县之始。
秦代以郡辖县,本市境内设7县。即:蓼县,治所在今固始蓼城岗;安丰县,治所在今固始县石佛乡;雩娄县,治所在今商城县东北隅的李集;西阳县,治所在今光山县境内;期思县,治所在今淮滨县境内;息县,治所在今息县境内;城阳县,治所在今平桥区长台关楚王城遗址。
汉沿秦制,郡县辖区缩小,息县改名新息县,又增设5个县。即:安昌县,治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弋阳县,治所在今潢川县城;车大县,治所在今光山县境内;黾县,治所在今罗山县高店;钟武县,治所在今平桥区中山铺。东汉初年,新息、弋阳、雩娄、蓼、车大等县改置侯国,改钟武县为平春侯国,置褒信侯国(国都在今息县包信镇),后相继恢复为县制;又置义阳县,治所在今师河区。
三国时本市属魏国。新置弋阳郡(治所在今光山县境内),是为本市设郡之始。后又设义阳郡(治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旋省去,西晋时又重设该郡,治所设于仁顺城(在今浉河区境内)。东晋时,豫州治所迁至西阳(今光山县境内),是为本市设州之始。
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较多时期内以淮河为界,北朝占据淮北,南朝占据淮南。各朝或为安置流亡人口而侨置州县,或为招纳士族而虚设官衔,州郡越变越小,县越来越多,甚至有名无实,直至隋朝才渐趋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南朝梁设置的光州(治所在今光山县城)和北周设置的申州(治所在今师河区),尽管后来名称多变,却是唐至清代都比较稳定的地方政权。
唐代,本市境内相对稳定的州县建制是:光州,治所先设于光山县,年移至定城(今潢川县南城),辖定城、殷城、固始、光山、仙居5县;申州,治所在今浉河区,辖义阳、钟山(北宋初省入义阳县)、罗山3县;新息县和褒信县属蔡州。五代时期,各州辖县仍旧。
宋代,新息县、褒信县仍属蔡州。申州于宋初先后改称义阳军、信阳军,军治所不变,辖信阳、罗山2县。光州辖固始、定城、光山、仙居(南宋时省入光山县)4县。原殷城县先改称商城县,后废县改为商城镇,并入固始县。
元代,息州(金国于年设置,明代初年降为县,州治所在今息县县城)辖新息、褒信、新蔡、真阳(今正阳县)4县,光州辖县不变。信阳军先后改称信阳府、信阳州,辖县不变。
明代,光州辖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年由固始县析置)。信阳州辖罗山县、确山县(后改属汝守府)。原定城县、信阳县省去,分别由光州、信阳州管实土。
清代,信阳州仍领辖罗山县。光州于年升为直隶州,直隶河南行省,辖县不变。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州改县,信阳州、光州于年分别改为信阳县和潢川县。此期,省下设道,信阳、罗山、息县、潢川、光山、商城、固始7县归豫南道管辖。年,豫南道改称汝阳道。
年撤销汝阳道,改设豫南行政区,年撤销。
年,省、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区,为省派出机构,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潢川县城,辖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县、信阳、罗山、经扶(年10月设置,即今新县)8县。
年1月,该专员公署不存。
年5月,成立河南省潢川行政区专员公署,专署机关驻潢川县城,辖潢川、息县、固始、光山、商城、罗山、新县7县。同年8月,河南省确山行政区专员公署迁驻信阳市,改称河南省信阳行政区专员公署,辖信阳、确山、汝南、西平、遂平、正阳、上蔡、新蔡8县和信阳市、驻马店市。
年10月,信阳、潢川两专署合并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信阳区专员公署,辖信阳、罗山、潢川、光山、新县、商城、固始、息县、淮滨(年设置)、确山、正阳、新蔡、上蔡、西平、遂平、平舆、汝南17县和信阳镇、驻马店镇。
年10月改称河南省信阳专员公署。
年7月,信阳专区分设为信阳、驻马店两专区。信阳专署机关仍驻信阳市,辖信阳市、信阳县、罗山县、潢川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息县、淮滨县,总人口万人。
年6月9日,撤销信阳地区和县级信阳市、信阳县,设立地级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信阳市辖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淮滨县、息县八县和浉河区、平桥区二区。
3年6月,羊山新区筹建,辖羊山、前进、南京路、龙飞山四个办事处,为信阳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年6月,经河南省批准,固始县升格为省直管县,由信阳市代管。
信阳市气候概况
气候:信阳地跨淮河,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这种过渡气候造成淮河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淮南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鱼跃,犹如江南风光;淮北平原舒展,一望无垠,盛产小麦、杂粮、棉花,北国情调浓厚。信阳日照充足,年均-2小时;年平均气温15.1-15.3℃,无霜期长,平均-天;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毫米,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
信阳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天气多变,阴雨连绵,季降水日数多于夏季,降雨量达-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6-30%,夏季高温高湿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降水量多,暴雨常现,降水量-毫米,占全年的42-46%。秋季凉爽,天气多晴,降水顿减,季均降水量-毫米,占全年的18-20%。冬季气候干冷,降水量少,约80-毫米,占全年的10%;冬季在四季中历时最长(天左右),但寒冷期短,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数年平均30天左右。
目前000+人已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好北京白癜风专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