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鲁山县被舆论压力压得苦苦支撑的时候,平舆县冒出来了,大声说道:你鲁山县的困局,我平舆县来帮你打破。
这段日子鲁山县挺犯愁的,花了七百多万建的牛郎织女雕像立在那儿,如今来看,这到底是个地标呢,还是个耻辱柱呢?这形象多少有点说不清道不明。
有些事儿办起来简单,结束可就难了,要是拆了呢,虽说不好看可挺贵的,要是不拆呢,又容易变成个有说道的景儿。到底咋整,着实让人犯难。
有个挺厉害的网友出了个好主意:那雕像倒霉地被失控的卡车给撞了,使得承重的主体都裂开了,专家一鉴定,说没必要修了,就打算把它拆了。
咱说笑归说笑啊,可我觉着把这价格特高的雕像留着更有意义呢,每年安排业内的人过来看看,说不定还能有一些教育作用,要知道以历史作镜子能明白得失嘛。
要让一波舆论消停,最快的招儿就是弄出个更大的舆论来。都说打虎亲兄弟,同归河南省管的比较穷的县——平舆县,这两天也上热搜了,弄出的动静比鲁山县大多了。
事情的主角是平舆县交通局。有消息说,平舆交通局弄了个新农业工程的大项目:建大型无人机机场,而且第一批采购的农用无人机有五千架呢。
平舆县这地方地势挺平坦的,中国最早的那种叫“舆”的车辆就是在这儿造出来的,所以这儿就叫“平舆”了。平舆县的人口有上百万呢,是个农业方面挺厉害的县,也是粮食产量挺先进的一个县。
按道理讲,农业大县推行科技兴农,这应当予以鼓励。开展大规模的无人机作业,也是跟随时代发展的做法,好像没啥问题。
平舆县这贫困县的“帽子”才摘掉3年半,年全县的生产总值才12.46亿。
平舆县的官方数据表明,县财政收入的78.5%都投入到了民生领域。要知道,这儿人口不少,收入不多,财政在民生方面占比这么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就意味着,以后在民生这块需要用钱的地方不少,县财政资金紧张,钱得花在关键地方。
平舆县的无人机机场项目,总共投了2.47亿,年就开始建了,本来打算年投入使用呢,可建到一半,钱花光了,到现在都还没复工,一直停着呢。
现在冷不丁出现一个要花3亿元来采购无人机的项目,这咋看都不太对劲。说买无人机是为机场服务的,可前提是得先把机场建起来啊!这就是第一个让人觉得有问题的地方。
第二个让人存疑的地方是:机场项目的单位是畅达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这公司年7月才组建起来,才过了半年多,就碰上了无人机机场这个大工程,这时间也太巧了吧。
再者,一家才刚成立的公司,连个能证明过往项目的依据都没有,却能这般轻松地在项目竞标里胜出,这实在是难以让人信服。
第三个让人觉得有问题的地方是:买的无人机是用来在空中播种施肥的,可买的却是交通局,这说不通啊,照理讲,这事儿该是农业部门负责才对。
第四个疑点:永悦科技是无人机的提供方,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供应链成本方面,都没啥优势,而且以往也没啥业绩。那平舆县交通局咋就认可它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了呢?
平舆县交通局表示,买无人机这事儿他们压根不知情,是机场承建方畅达交通投资发展公司自己擅自决定的。
这说法太没谱了,就好比盖房子的人讲,房子要是想住人,得装修,还得买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才能用,接着就自己拿主意,把这些东西都给房主配齐全了,完了再让房主掏钱。
这说法多荒唐啊!难道机场承建方觉得,机场得靠无人机才能行,然后就给机场配上无人机了?
要是这3亿元的无人机是机场建设方送的,那还勉强说得通,要不是这样,那这个采购流程显然是不符合规定的。
总的来讲,这无人机的采购事宜牵扯到资金运用、采购程序等好些个方面的问题。得仔细剖析并衡量一下其有无必要以及是否合法。
实际上,平舆县给当地农业发展做建设规划,为当地百姓幸福出谋划策,这肯定都得花钱。不过,钱花得合不合适,做的决定是不是依据实际情况来的,还是先好好探讨一下为好。
全国各地的农业都在搞科技化。不过呢,这推进的程度不能都一样。富裕些的地方能把步子迈得开一些,钱不那么充裕的地方呢,先把机械化整好,把农业的配套设施给弄完善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