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诈骗手段1通知参保人领取社保卡补贴金
案例:电话通知参保人有未领取的社保卡补贴金×××元,务必于××日××时之前到当地社保局办理相关手续领取,要求参保人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提前预约登记。
诈骗手段2告知参保人社保卡异常或被停用
案例:利用技术手段将诈骗电话显示为“当地区号-”,自称人社局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以“社保卡异常将被强行终止”为由,索取参保人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姓名、密码等个人信息,或要求向指定账户缴纳手续费。
诈骗手段3提醒参保人社保卡被盗刷
案例:发送短信提醒参保人“医院消费(透支/盗刷)×××元,因涉案金额较大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为保障账号安全,需要核实社保卡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继而以其他借口,要求参保人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提醒,凡是以各种借口索要身份证号及姓名、社保卡社保账户及密码、社保卡金融账户及密码的,凡是以各种借口要求向指定账户打钱、转账的,请一律拒绝。
同时,不要随便点击或者拨打短信里的不明链接或电话,如果遇到类似诈骗电话或诈骗短信,请直接拨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咨询热线进行确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