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程度上来讲,科技就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是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吞噬生命。今天就搬运维基百科的词条看一下世界十大科技灾难。
10兴登堡号空难兴登堡号飞船(LZHindnburg),航空器注册编号为D-LZ,是一艘德国的大型载客硬式飞船和兴登堡级飞艇的主导舰船。该系列是世界上最长的飞行器,并且是体积最大的飞艇型号。它由齐柏林公司(LuftschiffbauZpplinGmbh)在腓特烈港的博登湖设计并建造。建成后,它由德意志齐柏林飞艇运输(DutschZpplinRdri)于年3月投入运营。它在第二个飞行季中的第一次跨太平洋飞行于年5月6日在新泽西州曼彻斯特镇莱克湖海军航空总站上空尝试降落时爆炸烧毁。
兴登堡号有着杜拉铝制成的骨骼,其中包括了15个摩天轮似的隔舱,里面被放置了16个巨型棉制气囊。这些隔舱被水平的大梁连在一起。飞艇有着棉质的蒙皮,上面涂有混合反射材料以防气囊收到各种辐射的危害,其中包括了紫外线(可能会破坏袋体)和红外线(可能会造成袋中气体过热)。这些气囊使用了由固特异轮胎公司发明的新方法来制造,该方法使用了多层糊状乳胶涂层,而不是之前使用的肠膜。年,齐柏林公司购买了5,千克。从年10月失事的英国飞艇R上拆解下来的杜拉铝,这些杜拉铝可能被重新加热并用于兴登堡号的修建中。
一开始,氦气被选取为飞艇提供浮力,这种气体不会燃烧,因此,它是能够用在飞艇上的最为安全的气体。但是,在建造兴登堡号飞艇的时候,这种气体非常稀有并且极其昂贵,因为它只是美国开发天然气时产生的副产品。与其相比,氢气能够被任何工业国家很便宜的大量生产,而且因为它比氦气更加轻,因此能够提供更大的浮力。由于氦气极其稀有以及昂贵,美国政府规定使用氦气的飞艇必须不惜任何代价来保护舱体中的氦气,而这项规定抑制了美国氦气飞艇的运营。兴登堡号于5月6日的降落被推迟了几个小时以避开越过莱克湖上空的雷暴。晚上7点左右,兴登堡号已经准备就绪在降落海军航空站。此时,兴登堡号位于海拔米处,艇长马克思·普拉斯(MaxPruss)掌舵准备降落。在地面的工作人员抓住了于7点21分从艇头抛下来的降落绳4分钟之后,飞艇突然变成一团火球并在30秒多一点的时间内坠落于地面。飞艇上的36名乘客以及61名工作人员中有13名乘客和22名工作人员丧生,地面工作人员中也有一名死亡,总共36名人员失去了他们的生命。最初的着火点、火源以及最初的燃料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尽管对这件事故发生原因有着许多的推论,但是这场惨剧的原因也从来没有一个决定性的结论。从飞艇中泄露的氢气在与空气混合之后会发生爆炸,甚至在以特定比例混合之后还会发生燃烧。艾迪生·贝恩(AddisonBain)认为飞艇蒙皮使用的材料(例如硝化纤维和薄铝片)在与空气以特定成分混合之后极易着火。这个假说收到的争论很大,并且不为其他的研究者们所接受,因为蒙皮的燃烧速度很慢,而这与实践中火焰的迅速传播不符。
9爱沙尼亚号海难爱沙尼亚号(MSEstonia)是一艘爱沙尼亚籍客轮。年9月28日,爱沙尼亚号在芬兰西南部波罗的海海域沉没,造成人死亡,这是欧洲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海难事故。
爱沙尼亚号于年完工,是当时较为现代化的客滚船舶。船长.4米,宽24.2米,吃水5.6米,满载排水量15,吨,航速20节,主机功率22,匹。爱沙尼亚号客轮于年9月27日下午7时(UTC+2)离开爱沙尼亚的塔林港,沿芬兰湾的航道向瑞典斯德哥尔摩航行,船上共有人,其中乘客人、船务人员人。乘客大多数是瑞典人,包括50多位诺雪平市结伴出游的退休老人、斯德哥尔摩警察局的70多位雇员,还有不少旅游团。船务人员则多为爱沙尼亚籍。
据当晚的天气预报,芬兰湾附近海面有暴风雨,风速每秒可能会超过20米,但按照爱沙尼亚号的设计,当日风浪并不会对船只造成威胁。9月28日00:00左右(UTC+2),爱沙尼亚号驶至芬兰湾口于特岛附近海面,当时的风速高达了每秒27米,此时轮船突然剧烈晃动,随后船舱便开始进水。28日00:24(UTC+2),爱沙尼亚号发出了第一次(同时是最后一次)紧急呼救信号,00:48(UTC+2),爱沙尼亚号从雷达屏幕上消失。
由爱沙尼亚、芬兰和瑞典联合专责小组年发表的官方调查报告,表示海难原因是船只在恶劣天气中航行速度太快,而船头舱门的锁出问题,经不起巨浪冲击而破开,导致海水从下层停泊车辆的船舱涌入,加上出事后船员反应太慢,酿成巨祸。
8三丰百货店倒塌事故三丰百货店倒塌事故(SampoongDpartmntStorCollaps)为韩国大型百货商场自行倒塌的事故,发生于年6月29日下午5点52分,当时正在营业中的三丰百货大楼开始自动倒塌,20秒内,5层百货大楼层层塌陷进地下4层内,共造成人死亡,人受伤,财产损失高达亿韩元(约等于美金2.16亿)。这场灾难是韩国历史上在和平时期伤亡最严重的灾难事故,也曾是人类史上全世界最严重的建筑物自行倒塌安全事故,直至年孟加拉国萨瓦区大楼倒塌事故。事故现为全世界第二严重的建筑物自行倒塌灾难。
三丰百货店为韩国的百货店,位于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瑞草区,曾是该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年下半年竣工,年7月7日正式开幕,平日该处人山人海、生意蒸蒸日上,韩国人民十分自豪地夸奖它是韩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和象征之一。
年,集团开始在这片位于瑞草区,原本用作垃圾掩埋场的开阔地上建设百货大楼。按照最初的设计,大楼要建设成一栋4层的办公楼,但是三丰集团会长李??却在建造地基时,将其重新设计成一栋百货大楼。这一改动,导致了很多承重柱遭到取消,以腾出空间来安装自动扶梯。原先的建筑承包商以安全为理由,拒绝按照新的设计继续施工。李??因此和其解约,并让自己的建筑公司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第5层楼面又添加到了这栋原本只有四层的建筑物上。起初计划设置溜冰场,但后来成了8家餐馆,其中一间叫春元食堂。由于韩国人有吃饭时席地而坐的习惯,这家餐馆的混凝土地面下添加了一层加热设备,这个设计增加了承重结构的负担。此外,整幢大楼的空调设备都安装在楼顶之上。3台大型空调共重29公吨,加上开放空调满水时,总重量更高达87公吨,达标准承重负荷4倍之多。让情况变得更糟的是,由于周围居民抱怨空调设备的噪音,大楼后部所有的空调设备都改移到前部。这搬运过程本应使用起重机,但实际上所有设备都是直接在楼顶上利用滑轮推拽到该位置,使本来已经超出负荷的楼顶出现裂痕,整个楼顶结构大受损伤,并使承重柱受压,位于春元食堂的承重柱更遭到重创。之后每次开启空调设备时,震动就将裂痕由楼顶逐渐扩散到第5层楼面,该餐馆的承重柱上的裂痕亦不断扩大。
年4月,5楼的天花板开始出现裂痕。在此期间,李??和其他管理层对此的唯一对策就是将顶楼的货物和商铺移至地下室。
6月29日上午,顶楼的裂痕数量急剧变大,管理层因此关闭顶层并关掉空调设备,也请土木工程专家前来检查建筑结构。在简单的检查过后,得出的结论是,整栋建筑有垮塌的危险。但是,管理层却没有下达关闭百货大楼或进行疏散的命令,而原因仅仅是因为当天的客流量非常大,管理层不想损失潜在的庞大营业额。
下午5时,4楼的天花板开始下陷,百货大楼工作人员因此封闭了这一楼层。大约5点50分,楼里传出了噼啪的断裂声时,工作人员拉响了警报,并开始疏散顾客及职员。5点52分左右,楼顶开始垮塌,上面的空调设备掉在了超载的第5层楼面上。而起支撑作用的承重柱,由于为自动扶梯腾出空间早已变得不堪重负,此时也开始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致使整栋建筑的北翼几乎在瞬间就全部垮塌到了地下室,这座地标性建筑20秒内夷为平地,是韩国建筑物灾难中的空前悲剧。
共有人在此次事故中遇难,另有人受伤,财产损失高达亿韩元(约合2.16亿美元)。此次灾难原本是全世界最严重的建筑物倒塌事件,直至年孟加拉国萨瓦区大楼倒塌事故发生人罹难才被超越。
三丰百货大楼倒塌事故是韩国建筑事故史上空前的惨剧,但是出现了一些幸存者的生命奇迹。时年21岁的大学生崔明锡(困在三丰百货大楼的废墟里面,靠喝从瓦砾堆缝隙中滴落下的雨水,吃身边的硬纸板坚强度过了9天并获救。事故发生时崔正好去楼下餐厅用餐,突然他感到大楼在晃动,拔腿就跑,但大楼一下子就倒塌了,他连忙伏倒在地。现场一片漆黑,他觉得呼吸困难。后来他听到身旁废墟中传来一位妇女的呻吟声。这位妇女名姓李,是三丰百货大楼的售货员。他俩一直在相互鼓励。但是仅过了一天,那名妇女就支撑不住而死去。
7月11日下午,搜救队将另一名幸存者——时年18岁的陶瓷卖场职员柳智丸从残骸中救出。第17天的7月15日中午11时左右,一名操纵铲车的工人正清理废墟,忽然在一堆扭曲的钢筋混凝土板之间发现了一个空洞,他上前查看,竟然发现了19岁的童装部售货员朴胜贤。医院检查,她除左膝有青肿的擦伤外,状况非常好。据朴胜贤所述,事故发生时,她正欲夺路逃生,却被掉下的硬物砸中而昏迷。她醒来后发现自己困在一个倒V字形的空间里(此处位于地下2层的升降机井底),她和附近的一位同事相互鼓励,但几天后同事不幸罹难,只剩下她一人独自艰难支撑。朴胜贤还告诉医生,她被困期间没有吃过东西,只饮过少数滴水,这样的生还令医生和所有人大为惊奇,大呼奇迹。(受困小时后未进食且获救,为记录以来最长时间)
调查和审判
灾难发生后一小时,检察机关下令进行全面调查,檀国大学土木结构工程系教授郑銮奉命调查这次事故。外界最初认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大楼松软的地基。但是经过郑教授的深入调查后,很快人们便发现事故发生是由于李鐏和其建筑公司对设计的随意改动。后来对废墟的调查显示,混凝土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承重柱的直径却比原来的要小,每条承重柱里面的钢筋亦由16条减至8条。调查也揭示了汉城的地区官员亦涉嫌在三丰方面改动建筑的过程收受贿赂。结果,许多官员,包括前瑞草区行政官被控怠忽职守而遭起诉并入狱服刑。年12月27日,韩国汉城地方法院根据《特定犯罪加重处罚法》及业务过失致死罪的罪名判处李鐏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其子李汉祥被判有期徒刑7年。年4月,李鐏上诉得直,获减刑至7年。
灾后相关事件
在有关当局继续对三丰集团作进一步调查时,揭发了三丰更多涉及贪污及诈骗等罪行,结果共21人被判有罪,其中12人是市政府官员。韩国政府在事后对全国建筑进行严格检查,结果需要重建的占七份之一,需要大规模维修的占五份之四,只有2%确定为安全,不需要维修。
7特内里费空难特内里费空难(TnrifDisastr)是一宗发生于年3月27日傍晚的空难。两架波音客机在西班牙北非外海自治属地加那利群岛的洛司罗迪欧机场的跑道上高速相撞爆炸,导致两机上多达名的乘客和机组人员死亡的惨剧。如果不计地面人员的伤亡,这场空难至今还是死伤最惨重的空难,也是在事件发生前总伤亡人数最多的航空事故。
加那利群岛位于北非西部国家摩洛哥外海海里左右的大西洋上,是西班牙的海外属地。长久以来,该群岛一直是欧洲人在天冷时南下避寒的度假胜地,除此之外该群岛也是美洲的游客进入地中海地区的重要门户,因此每年搭乘飞机到加那利群岛的旅客数量都很惊人。虽然特内里费空难的发生地点位于群岛中的特内里费岛(Tnrif),但整件事的起因却是一宗发生于加那利群岛自治区首府、位于大加那利岛上拉斯帕尔马斯(LasPalmasdGranCanaria)的炸弹恐怖攻击案。当天当地时间午后1:15时,拉斯帕尔马斯国际机场(AropurtoIntrnacionaldLasPalmas-Gando,现称“大加那利机场”)大厅的花店发生爆炸,不过因为爆炸的小型炸弹在引爆之前机场方面曾收到警告而进行疏散,因此仅有8人在事件中受伤,其中一人伤势较重。炸弹的爆炸不仅造成机场建筑物受损,在爆炸后一个加那利群岛自决独立运动组织(CanaryIslandsIndpndncMovmnt)(MovimintoparalaAutodtrminaciónIndpndnciadlArchipiélagoCanario,MPAIAC)的发言人又从阿尔及利亚去电西班牙航空主管单位,声明他们就是爆炸事件的主谋,而且机场里还有另外一颗炸弹。这情况逼迫航管当局与当地警察被迫将机场封闭疏散,并且进行全面性的搜查,航管单位只得将前往此处的国际班机全部转降到隔邻的特内里费岛北端之洛司罗迪欧机场。这个机场是一个地区性的小型机场,仅有一条跑道,停机坪容量亦十分有限。转降来的班机大量涌入后,顿时一片混乱,停机坪和滑行道上都挤满等待主岛机场重新开放的飞机。事故双方事故其中一方的荷兰皇家航空(航空代号KL/KLM,下简称荷航)号班机(下称KL)是一架波音-B型广体客机,注册编号PH-BUF,使用普惠JT9D-7W引擎,昵称“来茵号”(Rijn)。KL是一班荷航替荷兰国际旅行集团(HollandIntrnational)所开的包机航班,当天早上9时31分由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普机场(Schiphol)起飞,载著名旅客由荷兰飞抵加那利群岛。驾驶这架飞机的飞行组员由雅各·维格胡岑·凡·赞顿(JacobVldhuyznvanZantn)机长率领,他是荷航旗下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机师,拥有超过12,小时的飞行经验并且长年担任新进飞行员的训练官。在经过四小时的飞行后,KL班机在当地时间下午1:10降落在洛司罗迪欧机场,并且与许多早已转降在此处的飞机一样,挤在由机场主停机坪与主滑行道(7号滑行道)所构成的暂时停机区内,等待拉斯帕尔马斯机场重新开场。荷兰皇家航空有一项规定,严格限制一次飞行任务中机组人员的执勤时间。如果超时,会遭受严厉处分,并需要更换一组机组人员执飞航班。因为这次转降,号班机上的机组人员十分接近时间上限,机长凡·赞顿因此十分焦躁。为了节省一些时间,他决定在等待时将飞机加满油,以便在馀下的航程中不再需要加油。另外一方隶属于美国泛美航空(PanAm,航空代号PA/PAA)号班机(下称PA)则是在下午1时45分降落在洛司罗迪欧机场。这是一架注册编号NPA的波音-型客机,使用普惠JT9D-7A引擎,昵称“维克多快帆号”(ClipprVictor),曾于年1月22日执行波音的首个商业航班(纽约-伦敦),同年8月2日被劫持至古巴,成为第一架遭到劫持的波音。PA由洛杉矶国际机场(LAX/KLAX)起飞后,中途降落约翰·甘迺迪国际机场(JFK/KJFK)加油并更换组员,再飞抵加那利群岛。该班机离开洛杉矶时有名乘客,但在纽约时又有14人上机,PA也是一个包机航班,机上载了很多是要到大加那利岛搭乘皇家邮轮公司(RoyalCruisLin)所属豪华邮轮“黄金奥德赛号”(GoldnOdyssy)畅游地中海的退休年龄乘客。泛美航空的机长是拥有21,飞行时数的维克多·格鲁布(VictorGrubbs),他虽然曾一度要求地面航管让他们直接在天上盘旋等待拉斯帕尔马斯机场重新开场而不要转降后再起飞、降落到目的地,但还是接受指挥降落在洛司罗迪欧机场,加入地面几乎塞得满满的大小机群中。
事件经过下午4时左右洛司罗迪欧的塔台收到拉斯帕尔马斯方面的讯息,后者即将重新开场,因此各班机的组员也开始准备再次起飞的工作,但也在这同时,大雾逐渐笼罩机场,视线逐渐变差。由于PA班机上的乘客原本就没有下机而是在原地等待,因此当目的机场重开时,他们理应拥有先起飞离场的优先顺位。但是,就在飞机滑行到一半想要进入通往12号跑道的滑行道时,泛美的飞行员发现体积巨大的KL挡住他们的去路,在剩馀路宽不足的情况下他们被迫得等待乘客都下机在机场中休息的KL重新进行登机手续准备妥当并离开等候区后,再尾随升空。KL在16:56时呼叫塔台请求滑行的允许,塔台照准,除了KL外,塔台方面也准许PA离开等候区,跟随著前面的荷航客机在主跑道上滑行,并且指示他们在主跑道左边第3个出口处转弯离开主跑道。而此时PA号班机已经滑行至C1(一号出口)和C2(二号出口)之间,泛美航班机组通过查看机场地图得知C3(三号出口)是一个向左的°弯,而这对波音这种大型飞机来说要在如此小型的机场转°的弯是很困难的。通过事后对PA班机黑匣子的录音分析得知,当时机组成员试图联系塔台,确认是否确实是C3出口。塔台强调了确实是“左边第三个出口”。机组成员困惑不已,但没有向塔台详细报告C3出口的转弯困难。经过一些分析后,他们认为塔台在第一次发出转弯路径的指示时,他们已经过了C1出口,塔台方面所说的“左边第三个出口”应当指的是再往前数三个的C4(四号出口),因为以泛美班机的滑行方向而言C4出口与主跑道间的转向角只有45°,这条路径显得比较合理。最终机组人员没有向塔台报告,自行决定继续前进至C4出口后再转弯离开跑道。另外一方KL在快滑行到30号跑道起点附近的等待区过程中曾和塔台联络,当时塔台给予的指令是“好的,请在跑道末端度回转,并且回报准备已就绪,等待航空交通管制许可”(O.K.,atthndofthrunwaymakonightyandrportradyforATCclaranc),事发当时该机场的雾非常重,能见度只有米,无论是机场塔台还是泛美与荷航的飞行员,三方之间都无法看见对方的动态,再加上该机场的跑道中央灯故障,又缺乏地面雷达显示飞机位置,无疑令混乱的局面雪上加霜。KL在抵达30号跑道的起跑点后不久,机长便松开刹车推动油门杆准备起飞,但副机长立即以并未收到塔台的起飞航管许可为由及时制止,然后向塔台请求起飞。塔台发出一个关于起飞后航线的航管许可(ATCclarancforcrtainroutaftrtak-off),但并没有发布起飞的航管许可(ATCclarancfortak-off)。荷航机长却误以为他们已获得授权起飞。当荷航开始起飞前加速时,副机长曾用无线电通知塔台他们正在起飞,当时塔台人员没听清楚副机长浓厚的荷兰口音英文到底是说“我们在起飞点”(Warattakoff)还是“我们正在起飞”(Wartakingoff),因此回答“好的,待命起飞,我们会通知你!”(OK....Standbyfortakoff....Wwillcallyou!)却不料无线电讯的后半段正好被泛美机长回报“我们还在跑道上滑行!”(Warstilltaxiingdownthrunway!)的讯号给盖台,结果荷航机组人员只听到塔台说的“OK”却没听到后半段的对话。虽然荷航的飞航工程师曾质疑过这是否是塔台方面已经授权起飞,但机长知道如果再不起飞,必将超过执勤时限,且早已因好几个小时的延误而弄得非常焦躁,便武断作出肯定答复。当时有大雾笼罩,能见度仅有米,机组并不知道PA正在跑道滑行,因而强行加油起飞。以鸟瞰角度模拟的撞击现场,可以看出撞击前一刻泛美客机往跑道旁的草坪闪避的动作。17:03时泛美的机长最后一次与塔台回报他们正在跑道上滑行后不久,在他们经过三号出口正打算弯进四号滑行道前往起飞等候区的瞬间,副机长突然注意到跑道远方有荷航客机的降落灯。起初他们以为那时荷航正在静止状态等候起飞,但仔细一看却发现降落灯正在晃动并离他们越来越近,KL其实在奔驰状态。此时距碰撞发生只有9秒钟,泛美的副机长大声呼叫机长将飞机驶离主跑道,机长也立刻全速推进让飞机冲进跑道旁的草皮上,但毕竟为时已晚。同一时间,荷航的机组仍未发现泛美客机,于是副机长呼叫机长做出起飞动作:“V1”。到了相撞前4秒,荷航机组终于发现在跑道上拚命躲避的泛美客机。虽然荷航的机长在见到前方横在跑道上的泛美客机后,很尽力地让飞机侧翻爬升,起飞攻角之大甚至让机尾在跑道地面上刮出一条20米长的深沟,但因为机身加满燃油十分沉重,难以提前拉起,无法挽救大局。荷航客机在距离泛美客机约米以内之处离开地面,虽然鼻轮成功通过泛美客机上方,但引擎、机身下半部与主轮仍旧以约节(公里/小时)的速度与泛美客机右上部机身相撞,并撕裂泛美客机中段部分(从机翼上通过),荷航客机的右侧引擎则撞击了泛美客机驾驶舱后的上半部机身。荷航客机虽仍保持飞行状态,但由于撞击的影响,使得左侧外引擎扯落,大量的碎片吸入左侧内引擎中,并破坏了机翼。荷航客机随即失速、激烈翻滚,并且于撞击位置约米处坠落地面,并沿跑道滑行约米后停止。因为荷航客机的油箱是满的(由于之前的延误),飞机随即爆炸,变成一团火球,整架飞机断成好几块,只有左翼与机尾在事件后保留大致的模样。事故发生后,机场塔台的空管人员一度只听见爆炸声却不知道发生何故,以为机场遇到炸弹袭击。直到另一架在机场上方盘旋的班机通知塔台称他们隐约发现跑道上有火光和浓烟时,空管人员才得知事件的严重。同样由于浓雾,消防人员在发现荷航客机时一度不知道几百米外就有另一架飞机也在燃烧,直到20分钟后才过去抢救。由于当时整架荷航客机都困于火海中猛烈燃烧,消防队难于扑救加上认为机上有生还者幸存的机会渺茫,因此立即将抢救工作集中在泛美客机身上。最后,这场因两架客机相撞引发的大火直至第二天下午才扑灭。伤亡统计
在这件举世震惊的惨剧中,两架飞机相撞造成人死亡,以当时史无前例的惨重程度而登上民航史上第一名的位置。纵使是年8月12日发生的日本航空号班机坠机事故中,人的死亡人数打破了单一一架飞机上的死亡人数纪录,但在总受害人数上仍未超过特内里费空难。1年9月11日发生的事件中,共有2,人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事故现场死亡,是史上因为飞机引发的灾难中死伤人数最惨重者,但该事件中有2,人是大楼中的地面受害者,因搭乘美国航空11号班机与联合航空号班机而丧生的乘客与机组人员,实际上为人。
KL班机:事故当时该班机上共有名乘客与14名机组员,其中大部分的乘客是荷兰人,另有2名澳洲人,4名德国人,与2名美国人,在事件中机上无人幸免(机上原有一名乘客因住在特内里费岛,趁飞机让旅客下机休息时脱团而逃过一劫)。
PA班机:在事故发生时,该班机上共有名乘客与14名机组员,其中个乘客与9个组员死亡,大部分都是死于满载油料的飞机爆炸后的大火。但位在该机机首与机尾部分仍然有不少幸存者,包括56名乘客与5名组员,其中泛美的机长、副机长以及飞航工程师亦逃过一劫。
事故调查
共约70名来自西班牙、荷兰、美国的事故调查员,以及事故双方航空公司的代表参加了整个调查过程。经调查表明,荷航机组“对通讯内容的错误解读”和泛美机组“错误认定”塔台要求他们进入的是C4出口是造成灾难的主要原因。事后对黑匣子的通话记录分析表明,事发时机场塔台通知荷航班机在出发点等待,后者却将之误认成授权起飞。
尽管仍存在很多争议,但以下是得到普遍认同的导致此次事故的几个主要原因:
荷航的机长在没得到空中交通管制许可确认的情况下强行起飞。
荷航的机长在听到泛美机组报告还在跑道上滑行时,没有及时中止起飞操作。
当荷航的飞航工程师对泛美航班是否已经让出主跑道而向机长提出质疑时,荷航的机长贸然作出了肯定的判断。
无线电通讯问题(当一机组同另一机组以及塔台同时通话时,发生通讯中断现象)。
荷航航班副机长在同塔台的通话中使用了不标准的用词方法。
天气问题,大雾影响视线,以致两架客机的驾驶反应时间受到影响。
其它
由于缺乏适当的设备又容易起大雾,发生重大空难事件的洛司罗迪欧机场今日早已不经营国际航线班机的起降业务。加那利空难发生后的隔年11月,所有的国际航线起降就改至特内里费岛南部新建的索菲亚王后机场(AropurtoRinaSofía),而原机场则是作为该岛与附近其他岛屿间的区域航线使用。但随著近年旅客数目的增加,机场仍提供不定期来往西班牙本土、欧洲和南美的航班。
6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是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于年4月首航时撞上冰山后沉没。泰坦尼克号是同级的3艘超级邮轮中的第2艘,与姐妹船奥林匹克号和不列颠号为白星航运公司的乘客们提供大西洋旅行。
泰坦尼克号由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哈兰·沃尔夫船厂兴建,是当时最大的客运轮船,由于其规模相当一艘现代航空母舰,因而号称“上帝也沉没不了的巨型邮轮”。在泰坦尼克号的首航中,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昆士敦,计划横渡大西洋前往美国纽约市。但因为人为错误,于年4月14日船上时间夜里11点40分撞上冰山;2小时40分钟后,即4月15日凌晨02点20分,船裂成两半后沉入大西洋,死亡人数超越0人,堪称20世纪最大的海难事件,同时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海难之一。建造为了与竞争对手冠达邮轮旗下的豪华客轮卢西塔尼亚号以及毛里塔尼亚号竞争,白星航运公司于北爱尔兰最大城市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兴建泰坦尼克号以及她的两艘姐妹船。泰坦尼克号和同级的奥林匹克号以及建设中的济甘提克号(Gigantic,意思为巨大的,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改名为不列颠号),并列历史上最大也最豪华的客轮。泰坦尼克号由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厂长威廉·皮列里(WilliamPirri)、总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斯以及总经理亚历山大·卡利斯勒(AlxandrCarlisl)设计。白星航运公司常务董事布鲁斯·伊斯梅(英语:JosphBrucIsmay)(J.BrucIsmay)在设计过程中提供了很多意见。泰坦尼克号的建设资金来自J·P·摩根和他的国际商业海运公司(IntrnationalMrcantilMarinCo.),于年3月31日开工。泰坦尼克号于1年5月31日下水,它也是白星航运公司在同一造船厂建造的奥林匹克级汽船的第2艘船。全部工程于次年的3月31日完成。泰坦尼克号全长.06米(.75英尺),宽28.19米(92.5英尺),标准排水量为46,吨,吃水线到甲板的高度为18.3米(60英尺),动力59,匹马力(37MW),航速每小时23~24浬。动力装置包括两台往复式四缸三胀蒸汽机以及一台低压蒸汽轮机,驱动三个螺旋桨。船上的24台双端以及5台单端锅炉的动力来自台煤炭熔炉,强大的动力使泰坦尼克号的最大速度达到24节(43千米/小时)。四个19米(63英尺)高的烟囱中只有前3个用来排烟,剩下的一个属于陪衬,唯一的实际用途是作为主厨房的烟囱。全船分为16个水密舱,连接各舱的水密门可通过电开关统一关闭。泰坦尼克号良好的防水措施,使得它在任何4个水密舱有进水的情况下都不会沉没。但实际上防水壁并没有穿过整个甲板,仅仅达到了E层甲板。泰坦尼克号总共可搭载3,名乘客和船员,由于它也运送邮件,船名加上了“皇家邮轮”(RoyalMailStamr,RMS)的前缀。首航泰坦尼克号于年4月10日从英国英格兰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顿出发,开往美国纽约。船长叫爱德华·约翰·史密斯,于日正午离开了南安普顿港,预定渡过北大西洋,直达美国纽约。当它即将起航时,另一艘停泊在附近的定期航船纽约号因为泰坦尼克号过大的船体,造成水流大量回填的吸引力使纽约号几乎撞上了泰坦尼克号的船体,导致了一小时的误点。启程后,泰坦尼克号先穿过英吉利海峡停泊在法国瑟堡,接纳了更多旅客,之后又停泊在了爱尔兰昆士敦,最终它载著乘客和名甲板工作人员驶向纽约。泰坦尼克号将乘客分为三个等级。三等舱位在船身较下层也最便宜,这一类的乘客身份多为计画在大西洋对岸营造新生活的移民;二等舱与一般客房的装潢摆设,其实具备与当时其他一般船只的头等舱一样的等级,许多二等舱乘客原先是在其他船只上订位头等舱,却因为了泰坦尼克号的航行,将煤炭能源转移给泰坦尼克号而作罢;一等舱是整艘船只最为昂贵奢华的部分,当时世界最富有的几位名人就在这趟旅程上。较为有名的是当时的百万富翁(理论上是以英镑或是以美金计算)约翰·雅各布和他的妻子,美国丹佛女富翁马格列·布朗(MargartBrown),年奥林匹克击剑奖牌得主SirCosmoDuff-Gordon与妻子,企业家BnjaminGuggnhim。而白星邮轮的主管级人物J.BrucIsmay以及总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斯也在这艘船的头等舱旅行。航线与沉没地点在4月14日晚上,船以21.5节的速度行驶,而当晚因天气寒冷,瞭望台人员的脸暴露在寒风中,影响了他们的视力,导致过晚报知前方有冰山,泰坦尼克号因而撞上了冰山。在与冰山碰撞的过程中,由于判断失误在高速航行下进行紧急转弯,结果变成转弯加上前进的同时,冰山撞击了船体,导致船底的铆钉承受不了撞击因而毁坏,当初制造时也有考虑铆钉的材质强度偏低,而在铆钉制造过程中加入了矿渣,但矿渣分布过密,因而使铆钉变得脆弱无法承受撞击,铆钉断裂后,海水涌进水密舱,当时泰坦尼克号水密舱最大承受极限为4个,而当时5个进水超过承受极限,加上第六个舱门发生火灾。最后由于进水量太多,造成船身23度倾斜,4月15日凌晨2时18分,船的第三和第四烟囟部分折断,船尾部分下坠。不久,断裂了的船头部分又拽住船尾一起下沉,将船尾拽成90度,之后船头和船尾才完全分离,船头先沉入大海,船尾垂直于水面漂浮,然后缓缓下沉,伴随著人沉入海底。在船的左舷,二副Lightollr命令救生船祇载妇女和儿童,这种死板做法使得很多救生艇没装够人就放下。在右舷,一副Murdoch则在妇女优先逃生之后允许男性登艇。所以,在右舷获救的人数比在左舷获救的多。据统计头等、二等和三等舱内成年男性的获救率分别为33%、8%和16%。许多乘客虽然逃离了船身,但因为未能搭上救生船,而在沉船时一起被吸进海内,或者是泡在冰点的海水中失温而死。不少乘客的尸体未能寻回,他们很有可能被困在船舱内活活淹死。4月15日凌晨4时0分,泰坦尼克号上生还的名乘客被前往救援的卡帕西亚号(RMSCarpathia)接上船,并驶往纽约港。对海事的影响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大大影响了船的制造和无线电电报通讯。年12月12日,英国伦敦因此召开了第一届海上生命安全国际大会。大会制定的条约导致了国际冰情巡逻队(IntrnationalIcPatrol)的形成和资金投入,该组织为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下属部门,直到今天它还在检测和报告北大西洋上可能威胁航船的冰山。条约也一致达成一个新规定:所有的载人船只都必须要有足够的救生船来装载船上的所有人,并且进行适当的相关训练。还有就是无线电通讯要保持24小时开通,加上一个2级备用电源,这样就不会漏掉呼救的信号。条约也同意:从船上发射的火箭必须被解释为求救信号。
后事
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底的残骸于年9月1日被美国海洋学家罗伯·巴拉德发现。
泰坦尼克号最后存活于世的3名生还者皆女性。6年5月6日,一名见证事件的生还者逝世,终年99岁,事发当时5岁。7年10月16日,另外一位生还者逝世,终年96岁,事发当时她不足一岁,因此对事件没有回忆。9年5月31日,最后一名生还者密尔维娜·狄恩(MillvinaDan(英语:MillvinaDan))逝世,享寿97岁,事故时她只有9周大,是泰坦尼克号船难中最年轻的生还者,她同样对事件没有记忆。最后一名生还者逝世后,亦代表泰坦尼克号的所有乘客都已逝世。
年4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泰坦尼克号残骸纳入9年联合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保护。
英国邮轮“巴尔莫勒尔号”举办纪念航程,有28个国家共名乘客参与,多数是当年泰坦尼克号乘客的后代,亦有历史学家以及泰坦尼克号研究者;而船上设施、餐饮、航行路线等,都同当年泰坦尼克号一样。巴尔莫勒尔号邮轮于年4月9日由南安普顿港出发,可是前往大西洋之前的行程并不顺利。首先到达爱尔兰时遇到30呎风浪,导致到达科夫港的时间比预计延迟了2个小时。离开科夫港后,亦因为船上一名乘客心脏不适,被迫折返让病人就医。4月15日凌晨时分,即是泰坦尼克号沉没周年的日子,巴尔莫勒尔号到-达大西洋水域泰坦尼克号残骸所在的地点,并与另一艘由纽约出发的邮轮“精钻旅程号”会合,一起举行悼念仪式,其后驶往目的地美国纽约。
澳大利亚矿业富翁克莱夫·帕尔默于年4月宣布将出资建造铁达尼二号,并计划将于年首航。
5博帕尔事件博帕尔事件发生于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尔市(Bhopal)美国联合碳化物(UnionCarbid)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设于博帕尔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事件。官方公布瞬间死亡人数为2,人,当地政府确认和气体泄露有关的死亡人数为3,人。还有大约8,人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中丧命,另外还有大约8,人因为气体泄露而死亡。根据一份6年的官方文件显示,这次泄露共造成了,人受伤包括38,人暂时局部残疾以及大约3,人严重和永久残疾。
事件的化学问题
这次灾难泄漏的化学物质,称为异氰酸甲酯(MthylIsocyanat),一旦遇水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根据事件的报告,这次有水渗入载有异氰酸甲酯的储藏罐内,令罐内产生极大的压力,最后导致罐壁无法抵受压力,罐内的化学物质泄漏至博帕尔市的上空。
法律问题
在灾难发生后,死难者的代表分别向印度和美国法院提出赔偿诉讼。最后由印度政府,代表死难者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赔偿要求,最后裁定美国联合碳化物集团、以及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需要赔偿4.7亿美元。由印度政府成立基金,分配给各死难者。
但官司仍未完结,现时美国纽约的法院,仍然处理美国联合碳化物一切法律责任的继承者兼母公司,美国陶氏化工是否有责任为博帕尔灾难进行善后工作。
影响
由于这次大灾难,世界各国化学集团改变了拒绝与社区通报的态度,亦加强了安全措施。但亦因这事件,很多环保人士以及民众,都反对将化工厂设于邻近民居的地点。新化工厂的设置,都会引发民众的抗争。
而美国联合碳化物集团,经过在美国和印度多番诉讼,亦因这次惨剧要向印度政府赔偿4.7亿美元,并要出售该集团持有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50%股权,用以兴建医院和研究中心。不久,美国联合碳化物集团被人狙击,虽然狙击失败,但董事局仍将美国联合碳化物分拆成若干公司,包括永备电池集团(Enrgizr)。而美国联合碳化物集团在1年2月,成为美国陶氏化工(Dow)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
4挑战者号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发生于美国东部时间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世界标准时间16时39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上空刚起飞73秒的挑战者号太空梭发生解体,机上7名机组人员丧命。解体后的残骸掉落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的大西洋沿海处。
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由于发射时右侧的太空梭固体助推器的O型环碎裂,在发射后第73秒时解体并导致参与STS-51-L任务的所有7名成员罹难。在这张照片中可以见到分离的太空梭主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助推器在烟雾包围下飞出,而球状气体的烟尘则是外部燃料舱所制造的。由于在挑战者号出事前,太空梭已有24次的任务成功经验,并宣告美国已脱离使用火箭的年代。人们在电视上见到挑战者号的机体分解时都感到十分震惊,甚至许多人仍无法相信太空梭会发生意外,直到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出来证实这项悲剧事故。
挑战者号太空梭升空后,因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的O型环密封圈失效,使得原本应该是密封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内的高压高热气体泄漏。这批气体影响了毗邻的外储箱,在高温的烧灼下结构失效,同时也让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尾部脱落分离。最后,高速飞行中的航天飞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于发射后的第73秒解体,机上7名机组人员无一幸免。挑战者号的残骸则散落在大海中,在之后被远程搜救队打捞了上来。尽管无法确切知悉机组人员的罹难时间,现在已知在太空梭初步解体时仍有几个幸存者。但无论如何,没有完善逃生措施以及事发所处环境仍使得7名机组人员全数罹难。
这次灾难性事故导致美国的航天飞机飞行计划被冻结了长达32个月之久。同时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下令组织一个特别委员会——罗杰斯委员会,负责此次事故的调查工作。罗杰斯委员会发现由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组织文化与决策过程中的缺陷与错误,成了导致这次事件的关键因素。他们发觉自年开始,NASA的管理层事前已经知道承包商莫顿·塞奥科公司(英语:Thiokol)所设计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在O型环处存在著潜在的缺陷,但却未曾提出过改进意见来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也忽视了在当天清晨时,工程师对于低温下进行发射的危险性发出的警告,且未能充分地将这些技术隐患报告给他们的上级。最后罗杰斯委员会向NASA提出了9项建议,并要求NASA在继续航天飞机飞行计划前贯彻这些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事故中遇难的宇航员克丽斯塔·麦考利夫(ChristaMcAuliff)是太空教学计划的第一名成员。她原本准备在太空中向学生授课,也因此有许多学生也观看了挑战者号的发射直播。这次事故的媒体报导的覆盖面也极为的广,一项民意调查的研究报告显示有85%的美国人在事故发生后一个小时内,就已经听闻这次事件的新闻。同时,挑战者号灾难也成为此后工程安全教育及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一个常见案例,并在之后许多安全研究讨论中被提起。
3埃克森油轮瓦迪兹号漏油事件阿拉斯加港湾漏油事件发生于1年3月24日午夜,欲前往加州长滩的埃克森油轮瓦迪兹号在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湾触礁,导致泄漏了一千一百万加仑原油。这起事件被认为是当时最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该事故导致威廉王子港的鱼和野生动物大量消亡,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捕鱼业亦不复存在。泄漏的原油最后覆盖了四千多平方公里的海面,埃克森公司说,他们几乎花费了二十亿美元清理水面,并且支付了数以百万计的赔偿金额,这家石油公司至今仍在抗争法院的赔偿裁决。
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于7年发现,威廉王子港海滩下仍然有两万五千多加仑的原油残留。负责监督清理泄油事故的“埃克森瓦迪兹漏油事件信托理事会”报告提到,某些区域仍有泄油留下的有毒物质。根据环保报告,部分野生动物回到该地,但是大部分渔民已经迁往别处或另寻谋生途径。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说,他们已经清除了漏油,并且自称是个优秀的企业公民;惟环保人士说,那里的海水永远不可能恢复原样,而该处的自然环境及野生动植物,甚至是当地居民,仍旧没有从灾难中恢复过来。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甫接任美国联邦运输部副部长的赵小兰女士,于事件发生同年八月亲自前往阿拉斯加州,对漏油后续处理进行督导视察。
2切尔诺贝利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子反应炉破裂事故。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也是首例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最高第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主因为反应炉进行演习时,因设计缺陷与操作人员的训练不足,功率的剧增导致反应炉被破坏,并使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环境中。最初发生的蒸气爆炸导致两人死亡,接踵而至的绝大部分受害者的病因及死因都归咎于事故中释放的高能放射线,然而辐射尘少量放射导致的影响依旧争论不休。
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炉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引发了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到大气层中,这些放射性尘埃涵盖了大面积区域。这次灾难所释放出的辐射线剂量是二战时期爆炸于广岛的原子弹的倍以上。核辐射尘污染过的云层飘往众多地区,包括前苏联西部的部分地区、西欧、东欧、斯堪地那维亚半岛、不列颠群岛和北美东部部分地区。此外,乌克兰、白俄罗斯及俄罗斯境内均受到严重的核污染,超过,名的居民被迫撤离。前苏联官方的报告表示,约60%受到辐射尘污染的地区皆位于白俄罗斯境内。经济上,这场灾难总共损失大概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
这次意外引起了全世界对于苏联核电工业上的安全顾虑,并减缓了一系列的核电工程进度。同时,此事件促使苏联政府的讯息公布更趋透明化。苏联解体后的独联体及各独立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至今仍为切尔诺贝利事件所遗留的一系列污染问题付出极大代价。此次事故对当地乃至全球生态造成了难以想像的负面影响,仅事件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就因主观与客观的原因难以精确计算——前苏联时期的刻意隐瞒,使得统计工作变得非常困难。事实上,前苏联当局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禁止医生在死亡证明上提及“辐射线”的死因事实。
由国际原子能总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所主导的切尔诺贝利论坛在5年所提出的切尔诺贝利事件报告中,共56人死亡(47名救灾人员,9名罹患甲状腺癌的儿童),并估算在高度辐射线物质下暴露的大约60万人中,将额外有4,人将死于癌症。此数据包括已诊断出的4,名儿童甲状腺癌将造成的死亡数字(依据白俄罗斯的经验,存活率接近99%)。绿色和平组织所估计的总伤亡人数是93,人,但引用在一份最新出炉的报告中的数据指出发生在白俄罗斯、俄罗斯及乌克兰单独事件在年到4年间可能已经造成20万起额外的死亡,但此数字来源并非来自经过同侪审查的学术论文。尽管疏散区域和某些限制地区还有些管制,但是大多数的受影响区域已经被认为可以安全地居住和进行经济活动,针对此地附近的废弃都市进行“辐射观光”的金额还在逐步成长。
1河南驻马店“75·8”溃坝事件河南“75·8”溃坝事件是指年8月中国河南省南部淮河流域,受台风尼娜影响造成的特大暴雨,导致60多座水库溃坝,近万平方千米受灾的事件,死亡人数则据不同资料从数千人到24万不等,是世界第三大水灾及山体滑坡。年、年,淮河上中游发大水灾,年10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作出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简称《决定》),在《决定》中指出,为了达到根治的目的,实行“蓄泄兼筹”的治理方针,主要措施包括在上游的低洼地区建立临时蓄洪工程等。根据治理方针,淮河上游的河南省在山区内修建了石漫滩、白沙、板桥、薄山、南湾等5座大型水库;在平原上修建老王坡、吴宋湖、蛟停湖、潼湖、泥河洼等5个洼地蓄洪工程。年4月,石漫滩、板桥和白沙三座水库正式动工;7月石漫滩水库建成,年6月板桥水库建成,年6月白沙水库建成;三座水库均在洪、汝河上游。年,薄山与南湾水库动工;年5月薄山水库在淮河南岸支流浉河上建成,年11月南湾水库在颍河上游建成。其中,南湾水库总库容16.3亿立方米,是淮河上游的最大水库。板桥、石漫滩等系列水库是五十年代初期“人民治淮”的产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设计建设的大型水库;当时中国的水利工作者尚无大型水库设计建设经验,完全由苏联水利专家提供勘测设计和施工指导。片面重视蓄水,忽视防洪,板桥水库比规定蓄水量超蓄3万立方米,且疏于维护,在溃坝前,板桥水库的17个泄洪闸只有5座能开启。政策与设计问题年,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归纳了河南总结漭河流域地区兴建山区水利的经验:“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以社队自办为主”,要把漭河经验向平原推广。当时的河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陈惺当即反对:在平原地区以蓄为主,重蓄轻排,将会造成涝、渍、碱三灾——地表积水过多,会造成涝灾,地下积水过多,易成渍灾,地下水位被人为地维持过高,则利于盐分聚积,易成碱灾。但是陈惺的意见无人理会。陈惺后来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水库施工时正值大跃进,河南省水利厅原某领导认为原设计过于保守,作了几处关键的改动,例如将原设计的12孔排水闸门减少7门,仅剩5门。台风登陆年7月31日,台风尼娜在太平洋上空形成;它是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其中一个台风,亦是吹袭中国内地的第三号台风。8月4日,尼娜在福建晋江登陆。尼娜登陆后减弱为热带风暴。登陆后恰遇澳大利亚附近南半球空气向北半球爆发,西太平洋热带幅合线发生北跃,致使台风登陆后并没有在陆地上迅速消失,而是继续前进跨越江西、湖南两省,在常德附近突然转向,北渡长江直入中原腹地。8月5日,尼娜从北京中央气象台的雷达监视屏上消失。由于尼娜的强烈低气压和南下的冷空气形成对峙,热低压从海洋携带的大量水汽,遭遇强冷空气,并在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之间的大弧形地带“停滞少动”。这一地带有大量三面环山的马蹄形山谷和两山夹峙的峡谷,受到桐柏山、伏牛山组成的“喇叭口”地形的抬升;南来气流在这里发生剧烈的垂直运动,造成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8月4日至8日,整个台风滞留地带共平方公里的地区降雨量超过毫米,京广铁路以西的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到方城一带降雨量大于1毫米。而在暴雨中心河南泌阳林庄,8月7日一天的降雨量即达到5.4毫米,最大6小时降雨量更达到.1毫米,超过当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密士港毫米的世界最高纪录。8月5、6、7三日的降水量均超过中国大陆以往的正式记录。8月7日下午,板桥水库渔业生产队发现有鱼从溢洪道流出。当天,板桥水库管理局与上游龙王庙、桃花店等雨量站和下游的遂平县失去全部联系。第一场暴雨8月5日14时—8月6日0时:这场暴雨持续10个小时。板桥雨量站测得日降雨量为.1毫米,最大1小时降雨量.8毫米。板桥水库水位上升到.9米,接近最高蓄水位。第二场暴雨8月6日12时-8月7日4时:这场暴雨持续16小时。8月6日23时,板桥水库主溢洪道闸门提出水面、输水道全部打开泄洪。库水位高达.91米,而设计最高蓄水位.88米。第三场暴雨8月7日16时-8月8日0时40分:这场暴雨持续13个小时。在第一场暴雨中,泌阳境内各水库、河道水位急剧上涨,大中小水库均达到蓄水极限。确山经过两场暴雨后,降雨量达1,多毫米,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水库溃坝,塘堰坝溃决,几十吨重的钢筋水泥军用设施、军方的武器和装备均被洪水卷走。淮河支流洪河和汝河的洪水袭向驻马店平原,5日至8日两次出现洪峰,河水越过多处堤坝。8月7日,京广线上一列火车被洪水推出轨道,沉落在马庄河。溃坝8月5日17时,板桥水库库区内电话、公路交通中断。驻马店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副指挥长陈彬只能利用部队的电台,在大坝两端和沙河店进行联系。8月6日子夜,板桥公社一名干部赶到水库管理局,转达泌阳县委转来的省、地防汛指挥部指示:板桥水库开闸泄洪,最大泄量开到立方米/秒。8月6日23时,板桥水库的主溢洪道、副溢洪道、输水道闸门全部打开,按最大能力泄洪。8月7日天刚亮,水库管理局动员保护国家财产,组织家属转移。中午,陈彬召集驻军、水库、板桥公社领导召开会议商讨应急措施。宣布水库处于紧急状态,通知下游群众转移。并催促地委向驻军求援,派军队到水库抢险、抢修通讯线路,运送防汛器材。但麻袋、草袋、板桥水库和板桥镇的防汛器材、木料、铅丝、应付意外的炸药等物件均没有。19时30分,驻军向上级部门发出特急电称:“板桥水库水位急遽上升,情况十分危急,水面离坝顶只有1.3米,再下毫米雨量水库就有溃坝危险!”。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接到急电后立即将险情报告给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纪登奎和李先念经短暂商讨后认为只有动用军队才能化险为夷。他们决定向时任第一副总理邓小平汇报想法,请求具体指示,邓小平当时有权力和能力调集各兵种参与抢险工作,而无需惊动毛泽东和周恩来。22时45分左右,李先念向邓小平家打电话。邓小平女儿邓榕称邓小平身体不适,已经入睡。并坚持不肯叫醒父亲,但据纪登奎和李先念后来了解,当晚邓小平并没有生病,也没有入睡,而是在万里家打麻将(此报道后为纪登奎之子发表声明否认)。在21时之前,确山、泌阳已有7座小型水库溃坝。22时,中型水库竹沟水库溃坝;遂平县城内水深齐腰。调集驰援水库防守的驻军在板桥水库方面的要求下,在大坝南端升起两颗红色信号弹,并举枪对空扫射报警;信号弹发射几十枚,但大雨导致信号弹范围50米以外就看不到了,鸣枪一百多发子弹,但枪声被大雨盖住,因此无人听到和看到。22时10分,水库管理局收到了驻军转来的地区防汛指挥部电报,指示打开闸门,以立方米/秒的速度泄洪,不考虑其它影响,全力以赴保证大坝安全。接报后,陈斌等人联名向中央、省委、地委,通过军队发出这份特告急电,这段内容是旧板桥水库历史上最后一段莫尔斯电码,内容如下:
“板桥水库处于特别危机状态库水位已过坝顶即将漫过防浪墙主副溢洪道已全部运用要通知沿河社队注意抢险转移水库防汛指挥部在大坝南头请求空军支援。”
8月8日零时20分,水库电站因形势危急停止发电;20分钟后,洪水漫坝。水库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级部门发出特特告急电,报告水库已经决口,并“擅自”开启尚能移动的五扇闸门,水库已经开始决口。8月8日1时开始,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竹沟、田岗两座中型水库,以及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内相继垮坝溃决。凌晨1时,板桥水库水位涨至.94米最高值,超坝顶1.6米,超坝顶防浪墙0.3米,相应库容6.亿立方米。漫过防浪墙的洪水先是掏空墙后坝顶的卵石路,继而推倒防浪墙,然后冲决坝体,洪水以每秒6米的速度冲出板桥水库决口处,冲向下游。首当其冲的道文城公社死绝户,9人遇难。垮坝后仅1小时,洪水到达45公里外的遂平县城,部分人或被途中的电线、铁丝缠绕勒死,或被冲入涵洞窒息而死,更多的人在洪水翻越京广线铁路高坡时,坠入旋涡淹死。3时左右,峰头高达7米到10米的洪水越过45公里外的遂平县城城下。8月8日3时,驻马店地区的大型水库薄山水库,坝前洪水已经上涨到超坝顶0.4米,距离防浪墙顶0.6米,在水库职工、家属、驻水库舟桥部队、薄山林场职工及赶来抢险的山炮兵第2师官兵40个小时抢救,堵住了防浪墙渗水,并在坝顶筑起了2米高子堤,保住了薄山水库。薄山水库在暴雨前的水位低于汛限水位,没有像板桥水库那样超汛限水位蓄水1.4米。8月8日4时,水库当地驻军将垮坝情况通知驻马店军分区转报地委。灾后统计河南省有30个县市、万亩农田被淹,5万人受灾,多万人被洪水围困。倒塌房屋万间,冲走耕畜30.23万头,猪72万头。驻马店境内京广铁路被冲毁公里,中断行车16天,影响运输46天,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人民币。是世界最大最惨烈的水库溃坝惨剧。灾后情况灾后驻马店地区多处地方受浸,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由于尸体长期浸泡在水中,导致疾病传播;而空投的大部分食物落在水中,更加速了疾病的传播。8月9日至22日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北京、湖北、河北、山西、武汉军区、广州军区、河南省军区及全国各地市的个医疗卫生部门,派出三千多名医务工作者先后抵达灾区。8月13日汝南有10万人被淹(指尚漂浮在水中),已救4万,还有6万人困在树上,要求急救;全县20万人脸浮肿;新蔡有30万人尚在堤上、房上、筏上,20个公社全被水围住,许多群众5昼夜没有饭吃;上蔡有60万人被水包围;华陂公社刘连玉大队4,人把树叶吃光;黄铺公社张桥大队水闸上有人6天7夜没有吃饭;[17]黄铺公社张桥大队水闸上有人6天7夜没有吃饭,仍在吃死猪死畜。宿鸭湖水库:大坝上5万人4、5天没吃东西了。平舆有40万人在水里,肠炎、脑炎流行。医疗队下去了,但没药物,很多地方出现了灾民有病哭,医生看了病没药也哭的情况。新蔡、平舆东部水仍上涨,全区万人在水中。8月14日全地区尚有.3万人泡在水里。其中上蔡64万,新蔡45万,汝南25万,平舆40万。由于班台水闸的拦阻,驻马店地区的水位不退,人类尸体与其他动物尸体泡在水里,导致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疟疾、流行性乙脑、钩体病到处扩散。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染病病人有.3万。为了降低发病率,8月14日10点20分,10吨炸药爆破班台水闸,洪水随即向下游泄去。全部的爆破工作进行了2天。8月15日全地区尚有馀万人浸泡在水中,上蔡55万,新蔡40万,汝南25万,平舆30万。8月16日全地区万人还在水里,上蔡52万,新蔡20万,汝南4万,平舆23万。平舆县射桥大队有3名老人因没吃又无救而上吊自杀。8月17日全地区尚有万人泡在水中。上蔡50万人,其中党店公社堤上7,人,公路上4,人,树上、筏上31,人,又有一社员因高烧无药而死。老百姓缺衣,吴宋大队会计宋三意(已死)剩下妻子和6个孩,3个孩仍光身,3个只有裤头。新蔡用大锅煮红芋片救济群众。汝南确保1人1天3两面,7两红芋干。全地区发病率迅速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共有病人.3万,其中汝南8万;平舆25万,其中王冢公社4万2,人,发病1万7,人,医务人员尽最大力量,一天仅治人,死7人;西平病人11万;遂平15万;上蔡25万。8月18日平舆、上蔡、新蔡尚有88万人被水围。汝南50万人中32万人发病:其中痢疾3.3万,伤寒人,肝炎人,感冒2.4万,疟疾3,人,肠炎8.1万,高烧1.8万,外伤5.5万,中毒人,红眼病7.5万,其它2.7万。上蔡华陂公社56,人仍有21,人泡在水里。刘连玉村8户围1只破锅做饭,用南瓜挖空作碗,树枝当筷。有的地方仍在堤上吃小虫吃树叶。已病死21人。刘庄大队11岁的刘小群患乙脑连盐水都没有,11日死亡。和店王妮13岁生病无药,17日死亡。全社脑炎死3人。8月19日全地区尚有44.8万人在水中。上蔡仍有40万人在水中,病死15人。新蔡水中仍有4万,病死20人,要求多送熟食和燃料。平舆截止18日已病死人。遂平县内粮食吃完。各县纷纷要求速送治疗脑炎的安宫牛黄丸。8月20日全地区尚有42万人在水中,病死者人。其中确山病死16人(乙脑10人),汝南病死5人,遂平病死50人,西平病死人,上蔡病死28人,新蔡病死20人。8月21日全地区尚有37万人泡在水中。汝南32万人患病,人病死,药品不足,用土丹验方。新蔡22.8万人发病,占41%,20人死亡。上蔡有73人病死。平舆和店公社14个大队个生产队4.3万人已在水中12天,水深处2米,浅处1米,老人和孩子都绑在树上。熟食不足,灾民11天没吃盐。孟庄大队东洼生产队,捞一死驴,灾民乱割食。飞机空投食品50-60%落在水里,大李大队灾民抢食水中漂浮的烂南瓜,37人中毒。8月30日以后灾后第21天,遂平县革命委员恢复运转并发出“遂革发75(30)”号文件“关于当前防病治病的通知”。文件说“由于灾后环境污染严重,人群抵抗力下降,乙脑、伤寒、疟疾等传染病日趋上升。”文件说,医院建立起来,加强疫情报告,就地隔离治疗传染病。空军从9月1日至6日连续出动飞机架次,喷洒可湿性“六六六”粉吨,覆盖了宿鸭湖以西平方公里的地区。死亡人数的质疑这次水灾的伤亡人数,一直都被中央政府作为国家机密,不对外公布。5年,法律经过修订后,有关数据得以公开。
年代后,全国政协委员乔培新、孙越崎、林华、千家驹、王兴让、雷天觉、徐驰和陆钦侃在文章中披露死亡人数为23万;
年,原水利部长江流域委员会主任、国务院长江三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魏廷铮在马来西亚被国外媒体问及此事时回答:“不记得具体死亡人数,但不会超过一万人”,因为如果死亡人数超过万人,国际新闻界必然会有报道。这一说法遭到部分人的批评;
5年,遂平县档案局所编的书《砥柱》记载,遂平全县被洪水冲走23万人,淹死18,人,大部分死难者被冲积到京广线以下地区;
由孟昭华和彭传荣编写的书《中国灾荒史》中载录,1,万人遭受毁灭性的水灾,约有10万人“被洪水卷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蔡则怡和赵思雄研究认为死亡近十万人;
中国科学院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写到,死亡人数达数万人;
年8月20日,河南省委得出初步统计数字,全省死亡85,多人,连同外地在灾区死亡的人数在内,最多不超过10万人。当时省委说,这个数字比较准确。中央慰问团在给毛主席、党中央写的关于河南、安徽灾情报告中,引用了这个数字。当时驻马店地委的意见是“不主张再逐个核实”。
8月下旬到9月中旬,张广友和新华社国内内参组吴明华再次到河南、安徽沿旧路,从陆路重访灾区,写了5篇国内动态清样(即内参)。其中认为,原来报告的8.5万人的数字显然是多了,估计3万多人,最多不会超过4万人。
钱正英作序的《中国历史大洪水》记载,河南省有29个县市、万亩农田被淹,其中1,万人受灾,超过2.6万人死难。此数字成为后来被沿用的一个官方数字。
其他在灾难发生时,对于外界的求援,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拒绝向他通报,担心影响其打牌,因此邓小平后来一直没有视察灾区,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和李先念以及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都视察了灾区。前任水利电力部长的钱正英说:“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受灾面积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水灾,是水利工作最惨痛的教训。”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南考察黄河防汛工作时强调,年8月,河南南部淮河流域受台风影响造成特大暴雨洪灾,导致板桥、石漫滩等水库垮坝,造成重大损失,我们不能忘记这个沉痛教训。这是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明确地提及此事。
笔者按:值得一提的是,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约23万。
编辑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