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平舆女大学生遭电信诈骗被骗11万

河南十佳报纸《天中晚报》官方   8月0日,女孩接到一个0开头的长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称自己是平舆县医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女孩的医保卡透支了元。

  女孩回忆自己有一张医保卡,但是那是在高中办理的,很久没有用过了。她向“工作人员”说,透支的元根本不是她操作的。

  该“工作人员”就建议女孩报警,并直接将电话转接给了“上海普陀公安局”。女孩没有丝毫怀疑,向电话那边的自称是“警察”的人讲述了自己医保卡透支的事情。这时,对方说查到她的的身份证参与洗黑钱,已经牵涉到国家刑事责任,要冻结女孩个人和所有家庭成员的银行账户。女孩慌了神,“警察”问她:“家中有哪些存折里有钱?”女孩说只有用父亲身份证办理的一张定期存折上有11万存款。

  这时,对方又说:“通过对银行卡设置保护装置可以防止检察官冻结账户。”在对方的要求下,女孩要到了外地打工的父亲的身份证,在8月3日将定期存折上的钱转为活期,并转到了银行卡上。之后,对方又以“设置保护装置”的名义,指导她在ATM机上将银行卡上的钱分两次存入了两个陌生帐户。

“当时他告诉我设置保护装置的过程就是以转账的页面呈现的。”被蒙骗的女孩就这样把家中所有的积蓄转给了骗子。在这期间,对方不止一次的要求女孩说,“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就是泄露案情。”

 8月3日晚上3:00,女孩才跟同学说起这件事。女孩的同学觉得不对劲,就在网上查询,发现一则新闻报道中的电信骗术与女孩的遭遇如出一辙。意识到自己被骗了的女孩,当即拨打了报警电话,此时距离女孩给对方转钱已经过去了7个小时。目前平舆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已经受理了此案。

  被骗后的小炎追悔莫及。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她之前的学费都是通过贷款交的,现在也没有还上,再有几天学校就要开学了,可是这学期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小炎的母亲已经49岁了,因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没有任何工作,在得知家中存款被骗光后,一直无法接受。

 “我现在压力非常大。”小炎说,她不知道该怎么对父亲说这件事。8月7日,无助的小炎在自己的微博帐号

一笺秋语一程暖凉上发布了被骗的经历,希望能够引起社会的   1、不法分子使用任意显号网络电话,冒充邮局、电信、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拨打手机用户电话,以邮寄包裹涉毒、有线电视或电话欠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为理由,以没收或保护手机用户银行存款为借口进行威胁恐吓,诱使其汇转资金到指定账户。

  、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电话、报纸等发布虚假融资广告,以提供低息贷款、验资等借口,诱骗手机用户使用他们提供的手机号码办理手机银行业务。签约后,通过诈骗获取银行卡账户密码以及手机银行登录密码,迅速盗取资金。

  3、不法分子通过伪装成银行、支付类App,并在其中植入手机支付病毒,诱导用户输入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然后再通过病毒拦截并转发手机支付验证码、支付成功回执短信等,完成资金的窃取。或利用“钓鱼信息+手机支付病毒”的方式,盗刷用户银行卡。

  4、不法分子制作一些抢红包软件投放在网络上,引诱用户下载,或是通过   5、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发送含有木马病毒链接的短信,手机用户一旦点击链接就会中毒。该木马病毒能拦截手机短信,并转发至另一个指定手机号码上,使得手机用户的身份、银行卡及短信验证等信息暴露无遗。

 六招——从容应对诈骗

      

 应对不法分子千变万化的欺诈手法,应牢记以下六点:

1)接电话,不管你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   设置手机开机密码,使用数字证书、手机动态口令等安全必备产品。将手机银行、网银、支付宝等涉及资金交易的密码设置为敏感应用访问密码,使用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不能“一套密码走天下”。

  使用短信动态验证码或银盾等安全必备产品并妥善保管,不能轻易泄露或借与他人使用。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查询,发现资金被盗,在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

  建议开通账户变动短信、







































山东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yuxianzx.com/pyxfz/5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