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陈蕃榻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陈蕃榻是什么意思呢?陈蕃榻是个典故,这个典故源于《后汉书》。

《后汉书》中有一个《陈蕃传》,还有一个《徐稚传》。这两个传就是“陈蕃榻”这个典故里的两个主人公。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人,东汉时期名臣。徐稚,字孺子,东汉豫章南昌人,东汉隐士。徐孺子这个人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家贫务农,自食其力。朝廷屡次征辟,皆不就。时称"南州高士"。

陈蕃由于在京城洛阳犯颜直谏,得罪了权贵,被贬到豫章任太守。陈蕃早就听说过徐孺子的大名,一到南昌,也就是豫章,连官衙都没进,马上率领下属直奔徐孺子家。想请徐孺子出山担任豫章府衙的功曹,但徐孺子仍坚持不去。不过徐孺子对陈蕃也早有耳闻,知道他为人正直、理政有方,所以也非常尊敬陈蕃,答应陈蕃,我有事儿没事儿的,可以经常的造访太守府。陈蕃出于对徐孺子的尊敬,专门请人给做了个床榻。平常徐孺子没来,就把这床榻挂在墙上。徐孺子来了,赶紧把床榻放下来,然后让徐孺子下榻,两人惺惺相惜,秉烛夜谈。徐孺子一走,再把它悬在梁上,表示对徐孺子的尊敬。

无独有偶,陈蕃担任安乐太守的时候,安乐郡也有一个贤士叫周璆(qiu)字孟玉。这个人和徐孺子一样,也不愿做官。别说做官了,连那些当官的都不爱搭理。唯有陈蕃担任了安乐太守之后,周璆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但在自己家见陈蕃,也去官衙拜见陈蕃。陈蕃平时见到周璆,总是孟玉长孟玉短的,从来不叫他的名只称呼他的字。可以看出对周璆是多么的尊敬吧!陈蕃像对待徐孺子一样,也在家里为周璆特地的安了一张床。周璆来做客,坐床上,周璆走了,就把这床悬挂起来,谁也不能坐。

那这么一来就给我们留下一个典故,叫做“陈蕃榻”。人们用“陈蕃榻”来比喻礼待贤士。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ngyuxianzx.com/pyxfz/1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