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充分展现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激发全县人民满怀激情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以优异成绩喜迎建党一百周年,近日,平舆县纪委监委、县文联联合在全县举办“颂百年党史书绚丽篇章”系列主题征文活动。现将征集到的部分作品在“清风平舆”进行展示。让我们一起阅读分享他们的投稿作品:
剿匪县长赵文衡文\张留坡赵文衡(—),是平舆县郭楼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调新四军五师抗日,年调豫皖苏二分区工作。年6月,刘邓大军南下。8月,豫皖苏四分区政委黄霖根据上级指示,成立中共汝南县委县政府,指示赵文衡回家乡工作。起文衡当时面有难色,认为他家是汝东有名的大地主,虽有一定群众基础,可工作不太方便。黄霖说:“你是汝南人,人熟地熟,回去更合适,这是组织决定。”数日后,宣布马鸿谟任书记,赵文衡任县长、张国兴任副县长,刘玉振任组织部长,李纲任县大队长,王清贤任县大队政委。因马鸿谟尚未到任,各项工作由赵文衡主持。当时,汝平一带国民党统治力量比较强,加之土匪甚多,为便于开展工作,赵文衡协调豫皖苏区四分区领导,从所属三团抽调一个连,作为汝南县大队的基干队伍,张国兴带两个加强班,配有两挺机枪,四个掷弹筒。这时,奉赵文衡的指示先期回乡的李庆在郭楼周围秘密串联组织起多人的游击队,这几支武装,在中共汝南县委的领导下,轻装上阵,迅速打开了平舆革命斗争的新局面。年8月,为了反对内战,国民党豫南民众救国军司令程道荣带领部队余人宣布起义,随军南下,任豫皖苏四分区司令员。由于他过不惯革命队伍里的艰苦生活,私自脱离革命队伍,开了小差。军分区政委黄霖兼任司令员,指示超文衡带领县大队,于程逃跑的当天上年,从项城到达庙湾镇,再急行军到达龙王庙,活捉了惯匪王某某。随后赶到程的老家琪沟店,因程道荣老于世故没有回家,故未能抓住,只抓了几个土匪,把他们押往杨埠镇,与当天下午到达的军分区机关和三团会合。第二天,在杨埠召开群众大会,以中共汝南县委、汝南县人民政府的名义,张贴安民告示,处决土匪,大造声势。第三天,县大队打掉国民党平舆区公所。一天,赵文衡得知第二天国民党万冢乡公所头子王晋准备召开大会,向群众摊派粮款,筹枪反共。赵文衡带领县大队战上换上便衣,坐上太平车到万冢,突然包围了乡公所,经过喊话,保长甲长缴械投降,王晋被活捉,几个土匪越墙逃跑,被县大队战士击毙。这次战斗缴获敌人长、短枪60多支。当日,县大队从万冢到孟庄,打开大地主阎子正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穷人。第二天,部队又转回杨埠,以汝南县政府的名义贴出征兵布告,平舆数百名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县大队很快扩充至四个连。同年10月,赵文衡带领县大队主动出击,先后歼灭了王梅庄、万金店等处的土匪武装和10多个国民党乡公所,镇压了一批顽匪和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陈毅司令员派20多名战士护送马鸿谟,也到了杨埠。中共汝正确信工委游击队多人,一夜间从确山顺山店突袭到平舆镇附近,沿途拔掉了许多国民党的据点,割断了敌人的电话线,使敌人成了聋子和哑巴。赵文衡、马鸿谟与豫皖苏四分区司令黄霖率领的挺进纵队在平舆顺利会师。至此,汝南国民党区乡政权基本上被摧毁,共产党开辟了洪汝河之间方圆数十里的游击区,建立了5个区工作委员会,在汝东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拉锯”战争。各区分头开展工作,动员群众参加区中队,区队武装迅速发展到人。11月,国民党西洋店乡公所纠集地主、匪首,在聂寨召开反共会议。赵文衡、马鸿谟指挥县大队和西洋店、王岗两个区中队,半夜将其包围,强行攻寨,因海子水深丈余,未能攻破。次日拂晓,敌人纠集汝河南岸反动的大刀会多人,张牙舞爪,从背后袭击过来。寨内敌人乘机向外反扑,赵文衡率领的县区武装腹背受敌,被迫两面迎击,展开了一场恶战。刘邓大军62团一个排闻讯前来增援,杀开一条血路,县区武装撤出战斗。第三日,赵文衡率领县大队再次攻寨,敌人望风逃窜。这次战斗先声夺人,挫伤了平舆南部土顽武装的反共气焰。汝南县城是国民党河南省第八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是豫东南各地官僚政客、恶霸地主的反动巢穴,城内盘踞八区专署的保安团、师管区独立营等两千多人的反动武装。同年12月23日,晋冀鲁豫野战军攻打汝南。赵文衡带领县大队组织担架队,抢救运送伤员。24日占领了整个县城,马鸿谟、赵文衡带队进城安民,受到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因为赵文衡是当地人,自幼在汝南上学,同学甚多,人品极佳,代表县委县政府讲话,同时指挥县大队在城内清查潜伏的敌特和暗藏的武器弹药,加强治安管理。学校照常上课,百姓安居乐业,秩序井然,群众拍手称快。汝南解放后,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从信阳调来四个师的兵力,向北进犯汝南。为避其锋芒,赵文衡、马鸿谟带队撤离。当时国民党十一师东犯,对汝平解放区威胁极大,形势严峻。赵文衡指挥县大队从李旗屯、王岗、西洋店转驻新蔡县李庄桥一带,沿途整顿民主政权,发展武装力量,镇压了一批反动分子,打击了敌人的器张气焰。十一师过境之后,赵文衡、马鸿谟领导汝南县大队很快打开了局面,稳定了形勢,解放了平舆全境。有诗赞曰:东征西讨平舆境,剿匪安民数立功。相遇谁识富家子,人民县长赵文衡。作者简介:张留坡,又名张振立,年生,河南平舆县人,国内外发表文学作品千余篇,有部分作品获奖,著作7部。现为中国诗歌学会、河南省作协会员,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平舆县作协主席,诗词学会会长,炎黄文化研究会、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政协文史资料执行主编。“菩萨刘”行医闹革命文\张贤锋上个世纪二十三年代,在河南平舆南部西洋店、万金店一带乡村中,可以经常看到一个身背药箱、走村串户的青年医生,他有一副菩萨心肠,热情为穷苦人看病治疗,有钱就给,没有钱欠着也行,但从不讨要,被当地穷人尊称为“菩萨刘”,他就是中共汝东西洋店地下党组织的负责人刘秉义。刘秉义(—),又名刘忠,出生于西洋店镇刘宋庄一个自耕农之家,上过私塾,自幼熟读《黄帝内经》,喜欢岐黄之术,立志悬壶济世。年,他在寒冻镇西大街医院,开始以行医为生。同年5月,经好朋友、中共党人李国保、胡成业介绍,刘秉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受寒冻中共地下党支部领导,从事地下活动。在以行医为掩护开展地下活动时,刘秉义又结识了中共汝南地下党组织成员马鸿谟,因西洋店一带当时属汝南县管辖,在马鸿谟的授意下,刘秉义在本村及周边村子发展党员,率先组建中共汝南县委西洋店区委刘宋庄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那时候,平舆的中共基层党组织,大多数受到严重破坏,但刘秉义负责的刘宋庄党支部,却一直在坚持斗争。刘秉义以行医作掩护,继续活动在西洋店、万金店一带,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年秋,刘秉义经豫东南特委特派员李渭宾介绍,与中共新蔡县委接上关系。在中共新蔡县委的领导下,西洋店一带党的组织有了新的发展。年春,在中共新蔡县委的领导下,刘宋庄党支部秘密召开党员会议。会上,刘秉义传达了古田会议精神,学习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总结了经验教训,批判了那种不愿做艰苦细致工作就想发展农民革命运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错误倾向。会后,大家分头开展工作。从年秋至年,刘秉义在西洋店、万金店一带,先后发展了傅纯恒、贺文昌、李金勾、王敬修等多人入党。此后,傅纯恒他们又分头活动,发展了一批党员。经中共新蔡县委批准,年春至年,他先后建立傅寨、贺庄、茨园李庄、郭寨4个党支部,加上刘宋庄党支部,共有党员33人。傅寨支部书记傅纯恒,贺庄支部书记贺文昌,茨园李庄支部书记李金勾,郭寨支部书记王敬修。年秋,郭寨开明人士郭了凡,家有三层院落,田产余亩,为人正义好爽,常做善事。经刘秉义培养介绍,也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家就成了最安全的党组织秘密活动和交通联络点,掩护和护送了很多共产党人。郭了凡以地主的身份,一面与国民党各级官员打交道,一面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在掩护同志、交通联系、经济支援等方面作出很大贡献。年夏秋,平舆南部暴雨成灾,夏粮大幅减产,秋粮颗粒无收,造成空前的大灾荒,树叶、树皮、糠菜、野草成为农民生活的主食。被迫离境乞讨的人群络绎不绝,西洋店一带沦于“十室九空,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悲惨局面。然而,地主豪绅却囤积大量的粮食,乘灾荒之际,牟取暴利。农民与地主豪绅之间的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中共新蔡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工作重点集中到领导农民群众开展匀粮渡荒上来。刘秉义坚决执行会议精神,动员郭了凡示范带头,首先将自己家多余的粮食拿出来,分给了农民。然后组织数百农民,先后匀了刘宋庄周围十余家地主的粮食,解决了一部分重灾户的生活问题,群众斗争情绪更加高涨。以谭学诗为首的恶霸地主,不但不把粮食拿出来救济穷人,还勾结官府及地方武装,妄图以武力镇压群众的匀粮斗争。为了打击他们的反动气焰,鼓舞群众斗志,他亲自部署,安排他的二弟、中共地下党员刘秉均,带领几个农民积极分子,先后秘密处决了大恶霸地主谭学诗、大劣绅龚子明,匀分了他们的家财,让当地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使附近的土豪劣绅惶惶不可终日。抗战爆发后,刘秉义仍以行医之名,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中共汝南县委整顿组织,重新建立刘宋庄、傅寨两个党支部,刘秉义继续担任刘宋庄党支部书记,在西洋店东部展开抗日宣传活动。几十年过去了,当地的一些高寿老人,只要一提起刘秉义,都会念叨那首解放后还在到处流传的当地民谣:菩萨刘,地下党;穷人笑,劣绅慌。作者简介:张贤锋,又名张贤风,年10月出生,河南平舆阳城人。大学本科毕业。现为河南省作协会员,驻马店市政协委员,平舆县政协常委,供职于平舆县委宣传部。工作之余喜欢文学创作,在《奔流》《河南诗人》《天中诗刊》《河南日报农村版》《天中晚报》等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文余篇(首),并有部分作品获奖,著有故事集《平舆山海经》《平舆山海经(2)》,新诗集《芝乡情歌99》和家庭诗词合集《四张居诗词三百首》等四部。史克靖藏枪文\唐雅琴毛主席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对于革命的意义不言而喻。年3月,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的军队不断地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没有枪支武装,在敌人面前,人民群众就如同是待宰的羔羊。
就在年9月,汝南伪军大队长冯学勤带着匪兵直奔史寨村,妄图清剿共产党的农村干部和枪支弹药。然而他们掘地三尺,也没能找到史克靖和枪支。枪在哪儿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史克靖其人吧。
史克靖生于年,是河南省平舆县万金店史寨村人。他从小聪明好学,在本村的学馆念书。有一天,先生正在精心讲课,外边却来了一班玩猴的,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学馆里有三十名学生,一哄而散去瞧玩猴的,只有十岁的史克靖依然听讲。先生气得收拾行李要离开,还是史克靖的母亲把先生劝留下来。史克靖的母亲说:“种桃千棵不开花,树不结果也白搭。就俺家一个学生读书,我也不少您一点月俸。”先生看看懂事好学的克靖,夸赞道:“孺子可教也,后必成才。”
年8月,史克靖考入汝南简易师范学校。因为家里人口增加、连遭旱涝灾害和官匪盘剥,家庭经济状况急剧下降。他一日三餐靠吃干粮、喝开水维持生活,然而他功课门门优秀,又能写得一手好字。他还在夜晚为学校抄写讲义,换得的钱买学习用品和进步书籍。
年,史克靖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春节,他挥毫写下两副对联,一副是“种地劳筋骨,未必能饱腹”,另一副是“高情凌霄汉,豪气贯长虹”,表达出他的革命情怀和远大理想。
年7月,史克靖任共产党平舆区副区长,和区长一起领导广大群众闹翻身,组织地方民兵武装,成立区分队,建立农民协会。不到两个月,乡村革命政权建立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汝南、正阳、新蔡边区的恶霸豪绅,闻风丧胆。同年9月15日,国民党11师窜到汝南县城,和当地伪军纠合一起,向汝南城东60里的平舆地带疯狂反扑。伪军大队长冯学勤对史克靖早已怀恨在心,咬牙切齿,听人报信说史克靖曾带人拉回一牛车枪,就带着土匪兵,气势汹汹扑进史克靖家。
史克靖带领区分队的人员早已转移,土匪兵翻箱倒柜地找枪。他们把锅碗瓢盆摔烂,把宅院的地挖了三尺深,也没能找到。冯学勤让人把史克靖的妻子胡秀荣捆绑起来,吊在梁上拷问。胡秀荣被打得昏死过去,他们又鞭打史克靖的母亲,都得不到枪的下落。无计可施的冯学勤带着兵到出嫁到同寨的妹妹史素梅家,抄家挖地,也没能找到枪。他们把胡秀荣和史素梅绑到闫庄吊打,后来放回素梅,把胡秀荣和她吃奶的小女儿绑架到汝南的胡老庄,关在一户大地主家中。我军“黑马团”闻讯,赶到胡老庄把秀梅母女救回。
史克靖把枪放哪儿了呢?原来,他把几捆枪沉放在别人家的池塘里。他和区分队的人员放枪时,神不知鬼不觉,就算池塘的主人也不知道。狡诈凶残的冯学勤把史克靖和他妹妹家掘地三尺,怎么也想不到去别家的池塘捞摸。史克靖与敌人斗智斗勇,瞒天过海。
同年12月,史克靖带领共产党平舆区分队和汝南县大队驻扎在新蔡县李庄桥。年1月10日早晨,国民党11师残部窜犯李庄桥,与我县大队遭遇。敌众我寡,兵力悬殊,平舆区分队队员英勇战斗,最后因子弹用完,史克靖和一些队员被俘。有一名伪保长认出史克靖、李文魁是副区长,便严刑拷打,用尽酷刑。史克靖、李文魁坚贞不屈,次日上午被敌人枪杀于李庄桥清真寺东南角。
史克靖面对敌人枪口大义凛然,他挺胸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万岁!”史克靖壮烈牺牲,年仅32岁。噩耗传到史克靖家中,史克靖的母亲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说:“克靖说过,为国为民多做好事,才是真正的人。他牺牲了,他的精神不能丢。”史克靖的一生短暂而壮丽,他的故事,他的精神,后代将永远铭记!
作者简介:唐雅琴,女,驻马店市平舆县三中教师,平舆县诗词学会会员,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代东玉
策划:陈志民
统筹:陈娜
责任编辑:朱静静
--------------------------------------------
投稿邮箱:pyxjwxjs
.